第(2/3)页 萧明告诉他,并非普天之下就一定莫非王土,率土之滨就一定莫非王臣,这个世界还有很多的王国,那些过往都认为自己才是世界的中心,目的就是要挑起赵构的好胜之心,但却成功的挑起了赵构作为皇帝的征服**! “总有一天,朕要让那些蛮化的国主臣服于朕的脚下!”赵构握紧拳头道:“萧卿!寡人现在就封你为四海宣慰使!蘀朕狩海四方,一定要让四海之内皆为宋臣!” 萧明摇头道:“我才不当官,当官不自由,还要受到猜忌,我为官家办事又不求富贵荣华,也不求高官厚禄!陛下只要相信我萧明,给与我方便,那我就愿意是犬马一生,也蘀陛下征服四海了!” 这话说得高宗赵构是又羞愧又感动,历史上的宋高宗赵构自打渡江之后,不但性情猜疑而且还颇为软弱,是个动不动就哭的主,这一点跟他的哥哥有点相似,他到现在才明白,萧明的确是不在乎官位如何的,这也让他对那些视官位为一切的士大夫和萧明这样的人有了一个很明显的对比,那就是谁才是办事的人! 高宗赵构内心的情绪转化,对御人之道的体会自然不是萧明所能了解,赵构了解到要利用人的弱点才能让人为他做事,可是萧明的弱点他却不能把握,而且人家早一步行动,连家人都撤走了,向这也是想到了这一层。 那么看来萧明此人的弱点就是比较重感情的,而赵构自己也与萧明共过患难,这份感情的基础还在,他相信只要不是太过分,萧明定然仍旧对自己衷心,那么他让自己迁都肯定也是出于好意的,这点毋庸置疑。 萧明问他:“陛下,上自始皇开国,到眼下大宋难立多少王朝兴衰,可又有哪个王朝能够让人怀念不忘,再者说又有哪个王朝留下了他们宫殿?” 赵构又有点发懵,萧明的思维转的太快,他有些跟不上趟,于是答道:“全都毁于战火了,听说秦皇的阿房宫占地千倾,富丽堂皇但却被霸王项羽所烧!” “中国人建房多有木料,哪有千百年不朽的木材哪?官家你说什么样的建筑才会不朽?是砖木所建还是精石所建?” “当然是石块不朽,立千年而遗存!” 萧明笑道:“官家可知道金陵城又叫石头城吗?” ……迁都之事被高宗确定下来,并且克日就安排大量的宗室人员和专门建造选址的工匠前往金陵城,金陵健康同时被命名为康州和康京,因为这个康字与赵构做康王时的字同字,这似乎也预示着某种联系。 春秋时吴国就已经在此设立都城的金陵城,历经一千多年的风雨之后,在经历了近九个朝代在此建都,如今由于萧明的到来又一次焕发了青春,从杭州港口登陆的大批的劳工浩浩荡荡的坐上了火车不断涌进了康州!这批劳工中大多数都是金国的战俘。 按照道理来讲,建造宫殿是需要大量工匠的,而战俘只能卖苦力,但却不知由于定下了以石头为主要建筑材料的大宋康京,建造宫殿却是必须要用到大量的苦力,手艺精巧的高丽国工匠也要在这个工地上大展拳脚了。 萧明不断向杭州等地输送着劳工,这样大批使用战俘的做法的确是一种非常节约成本的做法,除了康京建造都城之外,萧明的铁路敷设,需山的开挖,煤炭铁器的运输上都需要大量的人力,而战俘则是最好的廉价劳动力。 战俘的管理上历来都不是一种轻松事,也没有太好的办法,但萧明则使用的一些特殊的手段,在历年来俘获的战俘中,自然会有一些不同,像徐州铁需的太平城就是这样,这里面的劳工中有一些西域人,契丹人还有大量的女真人!这必然带来了相对的不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