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反攻辽东-《黄金时代之大宋王朝》


    第(2/3)页

    第二阶段和谈是高宗赵构一厢情愿的事情,金国在得到了大笔的钱财之后,象征性的放回了部分宋朝大臣和皇室宗亲,然后修养整军准备再次南下攻宋,而高宗赵构却对和谈的前景比较看好,对成果也比较满意。

    他对臣下说:“寡人也想北伐,但总受制于金人!”他是觉得金国手里有大宋的人质,这让他不太敢大力度的抗金,这种说辞曾被岳飞批驳的体无完肤,在岳飞看来,越是顾虑多越是抵抗不坚决,就越是给金贼以借口更加嚣张。

    金国之所以急于跟高宗议和的原因,是因为被他占领的河北两路等地不断爆发抗金的起义,金国需要腾出手来专门对付他们,由于失去了宋军的支持,留在黄河北岸的义军部队与金兵碰撞的结果很惨,损失惨重之下,有一些渡河难逃,但更多的人却是进入京东东路的山东。

    山东目前是黄河沿线的地方唯一没有被金兵的地方,韩世忠驻守的德州和青州一线成了金兵现在不敢染指的地方,占领区内,金国本来仍旧采取掠夺人口的策略,但金太宗完颜晟跟众大臣商量的结果,断然取消了这项策略。

    这里面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就是金兵占领河北两路之后发现这里不但农业发达而且手工业和冶金业也非常发达,且人口众多,中原汉人本身故土难离,强行迁移的话,肯定会遭到强烈抵抗。

    而稳定他们在自己的土地上的策略则可以缓解这种激烈的反应,另一个原因则是,大型的手工业和冶金业这些东西是不能搬走的,还不如就地经营的好,还能补充一下战争损耗,所以金国取消了掠夺人口的则略,改给积极寻找能帮他们治理和管理的汉人官员。

    而此时有一个人进入了金国人的眼里,此人正是叛宋投降金国的原大名府留守,豫州节度使刘豫,刘御此人特意北上道燕京去见完颜晟,表达了崇敬之意,并愿意为大金国效犬马之劳,而刘豫此人由于在中原人脉极广,对金国招降宋朝的很多官员都有好处。

    金主完颜晟于是跟完颜宗望商量,那就是准备将刘豫扶植起来,用汉人来统制汉人,于是就在金国的天会十年的三月,他们扶植刘豫在大名府成立“大齐”政权,并广为招收和招降原河北两路的原宋朝官员,使得很多原宋的官员和将领变节投敌。

    大齐政权很快就组建了几十万的军队,在黄河一线与宋军对峙,金兵现在可以完全抽出兵力来实施新的战略意图,而在黄河一线,金国只需派出很少的部队用以协助大齐的军队对宋军展开进攻。

    高宗赵构现在终于明白,要想与金国和谈就必须要有军事上的胜利才行,于是断然终止于金国的和谈事宜,整军备战,为了不使应天府处于金兵和大齐军队的正面压力之下,高宗终于决定从南京迁往徐州。

    同一时间大宋朝廷开始采取政治宣传攻势,斥刘豫的的大齐政权为:“伪齐!”将刘豫为首的投降官员斥为“汉奸!”号召河北两路的军队响应朝廷的号召“群起而击贼!”

    东京汴梁的大批人口和资产大部分开始转移到南方,失去了宋军的支持,京东路与京东西路先后被伪齐军队和金兵占领,四月间汴京再次失陷,刘豫于是将都城也迁到了汴梁,再次开始招兵买马,并且建造自己的宫室。

    此时宋高宗赵构才又想起了萧明,传召委婉的提出,希望萧明能够北上协政,声称朝中无将才。萧明回书拒绝了高宗的要求,但他还是向赵构推荐了两人,这两人一个是吴玠,另一个就是岳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