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呜-呜呜! 罗马人的战争号角传彻战场。 他们出兵的时候,就分成前后两列,共五万军。 此时后军前推,发挥线性战术的作用,展开增援。 而赵云,张辽麾下,也各自分兵,往罗马的援兵迎去,进行阻截。 “魏人好像对我们的战术很了解。” 罗马阵中的将领低语: “好在提乌斯大将及时应对,动用了第一军团和第三军团……” “你看前军,魏人的骑兵,从侧翼破开了我们的军阵!” 战场上,罗马前军的方阵,被黄忠,太史慈统兵斜向刺入。 骑兵强大的冲击力,几乎瞬间便完成了对其边角的冲击切割。 有部分罗马步兵被冲散,脱离了军阵。 太史慈和黄忠冲开敌阵的边角后,立即拨转马头,在战场上呈半圆形走位,回头再次冲击罗马的方阵边角,转眼又完成第二次切割。 罗马的军阵一旦被冲散,失去队列依仗,魏军便能形成局部的以多打少。 骑兵对步兵,轻松完成蚕食。 重步兵所组军阵,阵型变化迟缓,甚至可以说他们只有一个阵型,很难变化。 因为整个队列一环扣一环,彼此咬合在一起。 当他们受到高机动性的骑兵冲击,想变阵,先要从后往前,层层收起战矛。 然后再集体调转方向,一排排搭建放好长矛,布成战阵,才能具备强大的战斗力。 当骑兵快速变化方位,罗马的重步兵方阵跟不上。 这时候就需要后军依靠线性战术,为前军填补空缺,形成支援,或两翼骑兵进行辅助。 然而他们的骑兵,在面对箭矢射袭时,就开始动作,已被赵云、张辽带兵封堵。 后阵的增援往前推进,又被魏军分出去的兵马阻截。 因此当黄忠,太史慈带兵冲过来,罗马前军眼睁睁看着队伍侧翼,遭到冲击,而难以及时应对。 黄忠,太史慈的队列划了个半圆,又杀回来,如是往复,撕扯敌阵。 罗马人的前军阵列,已彻底混乱起来。 “陛下所用,可是让我军以一字锁龙阵与锋矢阵交替,呈半环形走位,破敌之边角的策略?” 诸葛亮对阵列变化,颇有研究,观望敌阵,和曹操交谈。 “罗马的军阵,是马其顿人最早在希腊军阵的基础上,改良所得。 罗马人又将马其顿军阵改良,增补了投矛,骑兵等手段来弥补不足。 他们的军阵移动不便,两翼是弱点,我们就用灵活来破之,放大他的缺点,步步蚕食。” 诸葛亮微微点头。 神州历代兵家先贤,早将军阵变化之道,研究到了极致。 所谓万变不离其宗。 罗马人的军阵,也有同样的基本规律可循。 曹操将骑兵的灵活性,充分发挥出来,破其侧翼,正是击敌以弱。 而罗马人的战术,是一点点投入兵力,曹操却是集中优势力量,直接派出神将领军。 这么做的好处,是能节省自身消耗,让己方迅速奠定胜势。 眼前罗马和大魏的对垒,其实和当年流民军入境兖州,被曹操派兵,一点点切割蚕食,削雪球的战术是一个道理。 当时流民军的群体太大,曹操就利用骑兵的灵活性,不断从侧翼,从后方消耗他。 直到‘巨型雪球’越来越小,最终被彻底击溃。 而魏军几乎没有损失。 现在的罗马军阵也一样。 只不过其精锐程度,战斗等级,上升了数个层次。 战场。 等罗马人的第一军团,第三军团上来,赵云,张辽率先接战的罗马骑兵已被击溃。 两者转而去迎击卢基乌斯和奥古斯的军团。 【你麾下大将赵云,触发神话技能:龙胆!该技能可万军裂阵,七进七出,久战不疲】 【赵云所率虎豹骑与其兵势相合,晋升神话部众,历史强军序列:17】 【赵云的战力提升,战力值:99】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