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魏军和贵霜军,在一大片开阔地上列阵。 双方都极有信心,打算依靠大规模阵地战,歼灭对手。 魏军射袭前的一刻,贵霜主将,从弗楼沙赶来的托比斯,正在做最后的战斗动员: “我想知道,是谁给魏人的胆子,敢来欺我大月氏!侵略我贵霜!” “此战,我将率领诸位,迎战魏军。” 托比斯环视众将,脸色兴奋的泛红,喝道:“让我们一起砍掉魏人的脑袋。” “砍杀魏军,全军勇战!” “勇战!” 就在贵霜军的呼喝声中,魏军阵列变化,弩军从后阵出现。 托比斯大喝道:“早料到他们会先用军弩射袭,全军听令,进击!” 贵霜前军的步兵,在战号传递的命令下,当即举起盾牌。 他们的队伍就近分开,形成一个个小型方阵,减少了被覆盖面,同时执盾高速前推,准备与魏军接战。 贵霜军早就考虑过如何抵御魏军箭兵。 直到大弩士出现,贵霜后阵的将领,仍十分从容。 “四百步外,魏军就亮出了弓弩?” “他们是想威慑我军,抢夺主攻优势!” 贵霜的几位将领,在交换意见。 就在这时,麹义下达了全军射袭的命令。 三万大弩士,全员射出了足蹬弩箭! 连战鼓的轰鸣,也掩盖不住三万支箭破空的动静。 从远处看,三万支箭像一片乌云,从天上压下来,声音如海潮一样呼啸。 现阶段,大弩士所用强弩,虽然还不是曹军最新一批的仙台弩,却已迭代到了反曲设计,并祭刻墨家工造纹的阶段。 其射程,威力都比固有强弩,提高了超过五分之一。 其中还有少部分仙台弩,和带有导轮的大型复合弓。 射出来的箭,也革新成了秦弩的棱形箭头,初速度更快,风阻更小,距离更远,威力更强。 咻咻咻—— 弓弦震动。 贵霜将领呆看着魏军的第一波箭袭,居然横跨四百步落下来。 更出人意料的是弩箭的射袭目标,不是中军的步兵,而是先射两翼的轻骑兵队列。 这些轻骑兵,在四百步外,就停止了推进,为的便是防备弓弩。 然而当魏军的箭落下来,整个扇形展开的贵霜轻骑阵,全在他们覆盖之下。 一瞬间响起的马嘶声,惨叫声…… 贵霜轻骑阵中,有的一个人,一匹马竟同时被七八支箭射中。 一轮箭袭过去,贵霜两翼的一万六千名轻骑,中箭者成片栽倒。 从一个微观的视角看去,当箭落下来,有骑兵身上的轻甲,立时便被穿透。 能射穿轻甲,是秦弩的棱形箭头,进一步加强了破甲能力! “射日箭,再放!” 射日,是一个弩兵训练时的术语,在告诉他们射出的仰角有多大,才能准确打击目标。 麹义之所以每次都亲自下令,就是因为对箭矢的夹角距离,风力对箭矢的影响这些因素,有着与生俱来的辨识天赋。 只要看上一眼,他就能做出准确判断。 所以麹义亲自统率的弩军,最为强大。 “放!” 一次次呼喝下令。 对面的贵霜兵,血溅如雨。 有的骑兵全力挡开一支箭,但第二箭,第三箭,已同时落下来。 惨叫声,倒地的战马,面门被射中,腹腔被射穿,腿部被长箭和马腹钉在一起的士兵,越来越多。 有的人,身上的箭杆颤动未停,又被第二波箭覆盖。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