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天竺来找我们求援,许诺以境内的金、铁矿,作为酬谢,请我们出兵。” 曹操简单介绍了情况: “朕想听听你们的意见。” “如果我们出兵,可趁贵霜攻天竺,击其不备。” “如果不出兵,则天竺会越来越急,求我们的筹码,将不断增加,越来越多。” “所以,当下的形势对我们很有利,出不出兵都可。” 郭嘉道:“天竺用几座金铁矿,就想让我大魏出兵,过于小气。” 曹操:“没错,朕要的是天竺全部,不是几条矿脉。” 荀攸不禁笑起来。 天竺病急乱投医,找大魏联合打贵霜,无异于邀约猛虎去猎杀恶狼。 等狼被干掉,猛虎更不是天竺能抵御的。 他们会变成老虎的粮仓。 现在的大魏有二十三个州,国力,兵力之盛,前所未有。 若再击溃吞掉贵霜,天竺将毫无反抗之力,北边的康居国也一样,不战而降是最好的结果。 不过打贵霜,倒是不容小视! 大月氏从数百年前,迁徙到西域以西,在那里与周围各方激战,生生打出了现在的贵霜帝国。 他们和大魏交战数次,虽然都落在下风,但集中全力后,连曹操也觉得有必要慎重些。 “臣以为不妨再稳稳,不急着出兵帮天竺解围。” “天竺被打的越惨,对我们依赖越强。” 贾诩道:“我们可以不断抽取天竺的资源,将其拖垮,方便我们自己后续控制天竺。” 荀攸盘算了一下,说:“暂不出兵对我们有利,但要往西域秘密调集兵马,做好战备。” 郭嘉也是类似的意思: “不出兵,可是要给天竺人些甜头,钓着他们,增加他们对我们的依赖。 适当打击贵霜,让两方战局焦灼,都陷在其中,而无法抽身。” 贵霜击天竺,看似是掠夺土地人口,增强了实力。 但他们打天竺,在消化胜利果实前,反而会把自己拖进去,要消耗大量兵马,资源,来维持攻占区的统治。 让两方打下去,对天竺,贵霜是双向消耗。 大魏蛰伏在侧,可收渔翁之利。 贵霜在这个时候打天竺,是算错了一件事情。 他们没想到曹魏用替换轲比能的方式,来迅速控制草原局势。 在他们看来,草原对大魏也是不稳定的。 魏同样需要很长时间来消化草原的战果。 所以贵霜想趁机壮大。 但实际上,曹魏利用轲比能,迅速整合了草原的人口,资源,处于随时能再开战的状态。 郭嘉等几人分工协作,散会后,就将着手安排,调遣兵马往西域去。 郭嘉执笔记录几人商谈的要点时,用三指捏着笔杆,尾指自然上翘,已到了旁若无人,放飞自我的阶段,不怎么掩饰自身的异常了。 俄顷,几人离开。 书房安静下来。 曹操想了想,在案头的纸上写下了‘依法内治,以不断改革调整求变,来保持强盛’的字样,而后又写下一行行治国方策。 若大魏能击溃贵霜,收降天竺为殖民地,包括吞掉康居,掌握东西商路上最核心的一个区域。 以其为通商的中转点。 到时大魏的经济,会迎来一次飞跃。 国力之盛,将远超任何国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