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抓俘后审讯过一些人,都说最后见到阿伏于是在我军来之前,往东去了。” “后来证实他是去招来了秃发部仅存的一支精锐,被子龙将军阻击,杀其将领,其余兵马被我军击溃,少部分往西逃窜,还在追缴中。” “阿伏于从那之后,不知所踪,再没露过面。”负责情报的贾诩说。 阿伏于不见踪迹的原因,很简单。 他必是看出一己之力,露面也是送死。 鲜卑全族皆败,他一人已算不得大患。 曹操估计,他要么就此觅地藏匿,再不出世。 如果还想报复,则只剩下借助他人的力量一个途径,比如去贵霜。 这时,众人来到王帐以北的山下。 那山上设了祭坛。 周边全是大魏精锐,足数万军在山上山下,执兵而立。 曹操下马,在万众瞩目下,沿着石阶,直通山上。 鲜卑,匈奴都信奉萨满,每年春秋两季皆有祭祀,就位于王帐北侧这座山上。 这座山在草原被称为博格达山,是一座圣山。 草原上的王,世代居于此,重大祭祀,多发生在这里。 山势不高,曹操登阶来到山巅。 战后大胜而设祭,也是为了祭奠为征战而死的魏军,对天宣魏军之功。 曹操走到山上时,朝阳初升,天地沐浴在一片金黄之中。 山上摆放着各类礼器,地面铺有兽皮。 中间有一长案,放着献祭的一应用品,包括献祭的‘人’! 军功武祭杀俘,是祭祀项目。 祭坛后方,就压跪着近些时日,陆续擒获的一些鲜卑余孽,人人惶恐惊惧。 举目望去,博格达山下,站满了其他来观礼的草原部族。 “朕登基建国时,曾许宏愿,要征讨四方,打下大大的疆土,吞并四夷,扫平北部边患。” 曹操在山巅瞩目山下的草原部族,缓缓抽出腰间佩剑,斜指山下: “朕亲自来,就是要问问,还有谁,想试我大魏的剑锋!” 声音如潮,往山下冲去。 张飞在后边低声对关羽道: “扫平四夷,谁敢试我剑锋!这话真是带劲!” 关羽皱眉:“噤声!” 山下,轲比能带头下跪:“魏帝亲征,威加海内。鲜卑已溃,余部皆慑服陛下神威,服于大魏兵锋,愿追随陛下,永无二志。” 这个过程,大抵就是曹操打完了人家,问人被打服没有。 草原诸部称臣。 “大魏建国,延武三年,朕令兵北发,与鲜卑接战,胜,斩敌十万众。生擒鲜卑小王、相国、祭司,将领四百余。 我大魏兵马,损一万七千四百三十二人。今告天地以正,我魏军英魂不熄……” 曹操一板一眼的开始念祭词,内容有着严格的规定,时间,地点,战事双方等等。 “今朕告天地敬知,封我魏军之功,禅于博格达山,饮马土拉河。 自今起,草原八千里山河,尽归我大魏。 朕待重定国境,告天地列祖共知……” 老天爷也不给个面子,一点异象都没有……曹操扫了眼天空,暗自吐槽。 老天爷没动静,朕自己来得了……曹操低喝道:“起!” 他的嘴开过光,声音方落,风云乍现! 苍穹上,异象如炽火流光! …… 贵霜一直在严密注意鲜卑和大魏开战的过程。 大月氏之主,波调多次传令边防,寻找机会,如魏军疏于防守,或抽调兵力往北去参战,贵霜会视情况而定,要不要再次出兵。 其间贵霜有过数次小规模试探,都被魏军击退。 大魏和鲜卑战,波调派出多队哨探,探查战况。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