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 鲜卑王帐所在,是继承了当年匈奴的善于王庭。 所谓单于庭,就是匈奴王的牙帐所在。 这里是草原上最丰饶的腹心之地,也是他们的大后方,在西汉时被称作漠北。 漠北是游牧部族,与中原王朝交锋数百年,几乎没被威胁过的腹地。 以往,多数时候都是他们南下去侵略。 除了卫青,霍去病任统帅的西汉时期,曾远逐漠北,打上过匈奴单于庭。 如今,曹军也来了。 漠北在后世的蒙国乌兰巴托以南,土拉河上游,水草丰茂。 当年的匈奴,自单于以下,设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侯,以及二十四长。 这些人各有分地,相当于汉土的州郡之首。 他们分布在草原各处,逐水草移徙。 每年正月,各部的首领,会齐聚单于庭,举行春祭,祈祀族群兴盛。 鲜卑继承了匈奴的土地,人口,也继承了其政权结构。 此时,鲜卑各部的首领,大将,都尉,齐聚王帐之下。 “报,我鲜卑本部八帐,麾下各方兵马齐聚,皆愿与魏军死战!” 部众来到牙帐内汇报。 九月的草原上,风势渐盛。 王帐外插着鲜艳的鸟羽,各部兵马汇师。 帐内坐满了各部首领。 “我们探查得知,魏军动用了大概五万骑兵精锐,出北关,直线逼来。目前在王帐以南,三百里外扎营,随时可能与我们开战。” 拓跋诘汾,大祭司对视。 此战生死攸关,两人已放下成见,通力合作。 魏军这次就是以正兵,迎面推过来。 现在的大魏,单以强大的兵锋,也能正面击溃鲜卑。 拓跋诘汾和大祭司脸上,满是怒意和愤恨。 他们恨的不单是魏人,还有原鲜卑麾下的草原部族。 这半个月来,叛投汉人的部落,不在少数。 “莫兴,贺赖等六部的残余人马叛逃后,随魏军一起出关,甘为马前卒,四处奔走,联系了另外十二家部落,陆续投魏。” 汇报的鲜卑士卒: “此外还有自行投附魏人的部落,达十余。 他们都是往昔很少聚兵南下,和魏人仇怨不深的部落。” 拓跋诘汾吸了口气,逐一看向帐内的各部首领: “诸部,此战若败,我们连投降的机会也不会有。 魏军将屠戮所有人,我们的牛羊,土地,女人,都将成为魏人的私产,任他们处置。最好的结果,也是被他们所奴役。” “高句丽,扶余归降后,大部分人口都在汉土修渠,动辄被汉人鞭打斩杀!” “你们愿意成为魏人的奴仆吗?” 帐内安静了一瞬,各部首领眼神交错: “我们会与魏军死战,捍卫我鲜卑人的土地。” 大祭司声音沙哑: “过往我们曾赶走匈奴人,征服了这里。 檀石槐在的时候,我们不止一次击溃过汉人,我相信,这次也一样! 只要诸部协力,定可击溃魏军!” 鲜卑各部,进行部落会议时,阿伏于却是来到了王帐以东千里外。 这里是鲜卑人驱逐匈奴,入主草原前,生存过的祖地。 阿伏于在大兴山的一座余脉上方,纵跃如飞,最终登上了一座山峦的顶峰。 这附近的一处位置,葬着曾经一统鲜卑的檀石槐。 檀石槐死后,他当年的一支嫡系,世代出鲜卑勇将的秃发部,自愿留在了祖地守墓。 后来秃发部麾下的人,陆续重归草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