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曹军此番出兵,却是从扶余,就近来攻,减少了辎重上的消耗。 更主要的是战略上,也有针对性安排。 大魏在击溃益州后,得了蜀军的山地作战能力补充。 大部分蜀军精锐,被吸收融入到魏军的体系当中。 山地攻坚战的实力,骤然提升。 除了陷阵营,乐进那一队,有大量长于山地战的白耗兵随军,在高丽西北方向,同样攻无不克,连战连捷。 夜色中,张辽领陷阵营,从燕石城退出。 城外,战马正等在官道旁。 陷阵营的军伍解下重甲,在辅兵配合下,上马往东,对高句丽第二道防线,展开奔袭。 翌日下午。 高句丽,丸都城。 “大王,燕石城被魏军在昨日夜袭攻破。 今日上午,万石城也被破。” 王宫内,高男武方正的脸上,眉头皱成了一个明显的川字型。 他判断对了魏军的来势。 两路兵马,分从西、北两侧来攻。 但他没料到魏军的战斗力。 一晚加半天时间,魏军突进两百余里,打穿两道防线,还都是重兵防守的城防。 正面的城防战,被击溃,那就是战斗力上的碾压。 任何计策,应对,在绝对的实力面前,都失去了用武之地。 “去请武工大将来议事。”高男武说。 武工是高句丽三大将之首。 顺便一提,昨晚被杀的高愚座,也是三大将之一。 昨晚的交锋,非战之罪,而是单纯的打不过。 从准备和地利上来说,其实是高句丽占优。 但就是被强攻击溃。 半刻钟后,武工从殿外进来。 他人在中年,四十上下,身披甲胄,宽脸,眼睛却是很小。 “大王。” 武工执礼道: “昨晚战况我已知晓,我军必须收缩防线,集中兵力固守,北侧也要收缩,不然防不住。只有收缩防线,才能等到援军。” 所谓援军,是鲜卑此前和高句丽联系时,说他们愿意出兵支援高句丽。 两方是唇亡齿寒的关系。 若能用高句丽将魏军拖在这里,无疑给了鲜卑喘息的机会。 但扶余的不战而降,打乱了鲜卑的计划。 魏军攻高句丽,来的太快了。 荀彧给高丽王写了封信,高男武托病说不去,紧接着曹操就传讯用兵。 大半个月后,魏军便兵临城下。 鲜卑根本难以及时提供支援。 高丽便是想采取守势,拖到鲜卑来援。 “大王,连续两道防线被攻破,第三道防线若再破,魏军将从西侧,直接威胁国都。 臣请命去守玉成,稳住第三道防线。” 高男武正在和武工商议,外边又有亲军进来。 “魏军轻骑突进,逼至玉成都,玉成都在正午时分,告破。” 高男武搭在矮席上的手,倏然一抖。 魏军一夜一日间,连破三道防线,距其国都,已不足三百里。 高男武此前曾认为纵然不敌魏军,但稳守数月,不成问题。 可最多明日,魏军就能杀到丸都城! 一侧的武工,和高男武一样,两人不约而同的生出往东逃走的念头。 另一边,张辽连克高丽三道防线的捷报,同步传回邺城! Ps:求票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