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从前年开始,曹家就开设了私塾。 长公主,曹操和卞媚所生的次子等适龄孩童,到了年纪,都在学舍上学。 曹操觉得用当世最好的师资,只教自家的几个孩子,过于浪费学习资源。 于是让荀彧等几家的子嗣,曹氏,夏侯氏的一些子弟,也把孩子送来。 这几年,适龄的学童增多,已有三十来人。 从四岁到七岁,分大小两个班。 汉时的幼童,授学内容简单,识字,练字,初级算数。 教师团队包括蔡邕,文姬,钟繇,连郑玄有空时,也会来教一教。 都是名扬后世的大文豪。 三十来个孩子,其中有天赋好的,六七岁已会做启蒙诗。 文姬给曹操的册子上,写的便是这些孩子的授学内容。 每过一段时间,师长会考一考字词,书法,算数加减。 长公主殿下在三十多个孩子里,位列第二。 二王子殿下,以姐姐为榜样,是第三。 但都是倒数。 学字,算数,姐弟俩全班倒第二和倒第三。 倒第一那个,是夏侯渊的幼子,生的五大三粗,从小就以护持公主和殿下为己任。 他爹都教好了,咱得给长公主和二殿下兜底。 所以那孩子交的白卷。 曹操看过姐弟俩的成绩,如遭雷击。 历史上曹老板有名的会因材施教,子嗣都是学霸,有几个,还是少见的天纵之才。 他在教子方面的能力,毋庸置疑。 穿越过来,改变了许多事,把孩子们从学霸变成学渣也是其中一项? 朕忙着理事,言传身教少了些,救一救应该还来得及……曹操自我安慰。 文姬本是开个玩笑,见他看了闺女儿子的成绩,脸色难看,有些后悔,从曹操手里拿回小册子,柔声道: “夫君劳心国事,是妾没教好,夫君切莫着急。 他们都很聪慧,只是贪玩。清儿过于顽劣了些。” 清儿是长公主的乳名,家里人叫。 “快点,快点,赶紧落子。” 蔡邕在旁催促,打算趁机狠赢曹操一局,扳正岳父和女婿的关系。 在汉时,围棋的规则是执白先行。 双方在四个星位上(对角星布局)各摆两子,即座子,以确定黑白双方,各占两角。 汉时的主要棋类,有围棋、象棋、六博、弹棋。 曹操,蔡邕皆是博闻强记之辈,棋力雄健。 双方以黑得角,白得边为开局,落子奇快。 你一子,我一子。 又以计数法算胜负,中盘曹操就开始落在下风。 蔡邕精神抖擞,容光焕发,连扫曹操两条小龙,优势愈发明显,最终锁定胜局。 蔡邕见好就收,玩一局就不玩了,“愿赌服输啊,今日起开始叫岳翁。” 蔡邕赢完棋就跑,因为赢曹操一次不容易。 他打算去找虞文,水镜,庞德公等人显摆一下。 这些人当下都是大魏的底蕴,包括张槐,童渊,有的四处走动,云游山水,有的便在邺城常居。 蔡邕把外孙女也带走了,显摆孙女,徒弟,也是几个老头的固定项目。 “夫君。” 文姬揽着曹操的颈子坐下,和声细语:“你让着阿父了?” 刚才的下棋,曹操确是暗中相让。 蔡邕年纪日渐大了,让一局叫他高兴高兴。 文姬聪颖异常,蔡邕没发现,她却是看的明白。 让棋,曹操准备找补回来:“叫爸爸。” “不要。” 文姬满脸娇羞,看神态就知道以前试过,很清楚其中的特殊含义。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