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又制备出木牛流马。 木牛流马内部就是木轴传动原理,和纺机的力量传导相似。 而木牛流马内部的构件,要复杂的多。 诸葛亮拿来的这个模型,就是立轴式,一个纺轮带动多个竖直纺锤的织布机。 就是这种织机,让产能一下提升了数倍。 曹操来到那台模型机器前,摇了摇旁边的纺轮。 下方的几个纺壁,顿时乒乒乓乓的动起来。 汉代的纺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不夸张的说,织出来的不是布,是钱。 当然,作为原材料的棉纱,桑蚕的养殖,也要跟上,光提高制备能力不行。 “之前士元看到工造那边在研究纺机,说他小时候看过一种转轮引动河水的方法,用在织机上做摇臂,转换力量,或许能提高效率。 臣参与进来,这机器是我二人一起做出来的。” “听匠作说了陛下的意思,我们觉得应该就是这样的。” 庞统在旁边点头,表示诸葛亮说得对。 曹操赞道:“做得好。” 卧龙凤雏,要是让他俩全力研究,加上朕在方向上的指引,能不能在汉代整出工业革命? 曹操哑然失笑。 他在书房负手走了几步: “现在可有成品制备出来?” “只做出这个模型,试验过是可行的,大机器还没有。” 庞统其貌不扬,却是大才,聪慧之极。 这便是汇聚众多人才为己用的好处。 一个人的精力有限,曹操负责把控制定战略,下属这些人各有所长,同心协力,才能做大事,富国强民,推动社会体系突飞猛进。 现阶段,只有曹操已清晰的意识到纺机革新,扩张数倍的生产力,会带来什么。 棉纺种植,桑蚕丝绸相关,都将因此发生变化,被大幅拉动提高。 最终则会转变成税赋,来增强国力。 这大概就是建国后,气运攀升,导致的好事接踵。 曹操坐回龙椅: “朕写个手谕,你二人回去便着手让工造制备这种织机,先测一下具体能带来多大的提升。” “同时朕会传告各地,让相关产业提高规模。 这件事很重要,你俩做出来的纺机,就由你二人负责推动,缺什么找文若要。” 卧龙凤雏,脸上也有喜色。 曹营的内部竞争大,能迅速站稳脚跟,对诸葛亮,庞统来说,也是可喜的事。 两人走后,曹操和贾诩,再次商议鲜卑北迁之事。 鲜卑人如果北迁,想远征去打他们,辎重运输,消耗等等,将翻倍增加。 后续还要不要实施奔袭,或者说仗该怎么打,曹操要考虑考虑。 等贾诩也退下去,曹操俯首处理各类奏本。 接下来的大半天,他都充盈着一种喜悦的情绪。 拉动生产力,对整个时代也是一种推动。 朕能做的事,或许还可以更多些……曹操放下御笔,视线转到窗外。 快要傍晚了。 建造铜雀台的时候,匠人就引入漳水,在铜雀台下的高地上,聚水成湖。 曹操喜欢有山有水的地方,铜雀台的设计,自然要依他的喜好来。 书房外,视线宽阔,湖光潋滟。 家里那只老龟,成了镇水神兽般,被曹操接引灵气入体后,体型日益庞大,不惧寒暑,正在湖里游来游去的吐泡泡。 准确的说,是在吐水箭。 这老龟已有了几分控水的‘妖’力。 曹魏建国以后,显然是允许成精的。 曹操作为一国之主,气运与神州相合。 建国才两天,他却隐约感觉到一股灵韵,在神州大地不断攀升。 家里这几只‘妖怪’,寅从昨天开始,就懒洋洋的,呼呼大睡。 这老龟则比平时活跃,都与天地气运翻覆有关。 除了曹操借国运冲入神话境。 他还感觉到门口那俩,以及赵云,黄忠,张辽,太史慈等人,都有些变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