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天色有几分阴沉,飘着稀碎的雪花。 坐在车内侧翼的贾诩,也从袖子里掏出一本小册子。 他有时会摘录各方汇总的消息,便于给曹操汇报。 益州西北到西侧沿线,有临羌,白马羌,南迁的烧当羌,赐支羌,也就是西羌等部族。 益州以南,还有南中之王孟获。 其麾下势力与益州的牂柯、越嶲、朱提、建宁、永昌、南云、兴古等七地相互接壤,复杂交错。 孟获掌握的区域,接近于一个小的州府。 而他此时刚成为南中之王,正是野心勃勃的时候。 其余大大小小,益州周围的部族势力,还有很多。 贾诩在册子上标示出了,已被刘备扫平的部族有哪些,他正在攻克的有哪些。 “大耳倒是卖力气,数月间,攻克了多个中小部族,合纵结盟的有十余家?” 贾诩:“所以臣说他脚都磨出火星子了。 他这几个月大多数时间,都在益州西侧边线奔走。” “对刘玄德来说,整合益州周边,生死攸关,由不得他不尽力。” “若臣是他,不如早降我大魏。益州与我大魏,差之远甚,没半点胜望。” 曹操哑然失笑。 历史上强弱悬殊的例子,数不胜数。 有些事并不是看似悬殊,弱势一方就会认输。 往前看,世祖刘秀当时的实力,也远远不如敌方。 他为什么不降? 包括历史上的赤壁,差距同样大的惊人,为什么江东不降? 有些事在当事者看来,他已发展到那一步,不真正交锋,单凭看起来的强弱,让他降,怎么可能? 包括后世,类似的强弱对比,数不胜数,很少有不战而降。 贾诩不过是在讨好曹操,随口一说。 要真能从表面的强弱对比,就分出强弱,还要战争干什么? 以贾诩的洞彻人心,不会看不出内在原因。 曹操:“孔明出手没有?” 贾诩伸手指了下册子上的一处位置。 那里写着南中孟获的名字。 孟获是益州以南最大的势力。 攻克孟获,是曹操‘交给’刘备的主要任务。 贾诩的意思是诸葛亮已去了益州之南,在对付孟获。 大耳是真急了……曹操心忖:刘备能在当下这个时间,委托诸葛亮去益州之南,已是没有选择的选择。 “江东,荆州如何?” “趋稳。” 几个月来,曹营在江东,给百姓重新分配土地,调整引入和外迁人口,多管齐下。 没有了动荡的源头,部分百姓见到甜头,被分化转移了主要矛盾。 江东,荆州等地,已逐步稳定。 曹操和贾诩商谈之中,相继浮现出一个念头,就是天下一统的时机要来了。 这时,曹操生出感应,掀开车帘,往天空看去。 飘雪的苍穹上,落下一头雄鹰。 曹操亲自从其爪下,取出一个扎起来的小皮卷。 “娃娃鱼有消息?” 鉴于在鲜卑内部安插谍子不易,娃娃鱼和大鲶鱼传递消息的方式,越来越隐秘。 有时曹操会分化神魂,掌控鹰隼,亲自去获取鲜卑方向传出的消息。 他低头看皮卷,其上写的是:鲜卑内部纷争。 八大王部的其他几个部落,对拓跋诘汾和伊娄拖都南下大败,非常不满。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