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为首将领,勒住了战马。 他身后的全军,呆看着数万遗骨散布的骨堆。 其惨厉骇人处,让这支鲜卑强军,也不禁生出一种战栗感。 那将领带领众人下马,来到骨堆前,低声呢喃: “众位同族兄弟,愿萨满之神接引你们回归大草原的怀抱。” 他举目南望,看了良久:“我们回去吧,不要继续往南追了!” “穆托大将,我们并未追到汉军,回去如何对大萨满,对阿伏于交代?”一个副将说。 被称为穆托的将领,眼神中似乎蒙上了一层异力,眉头紧皱: “你们看南边的方向,充满了刀兵气。” “他们在南下的草原上,布满兵马,我们独自南下,讨不了好处。 稍有不慎,可能就回不来了。” “这次大败,损失了两大王部,不能再有损失了。” “当年,我鲜卑崛起于草原,收服诸多部落,组建鲜卑大部,控制草原。 这次汉人杀的多是我们鲜卑王帐精锐,若再有折损,草原上便会有动荡。 那些部落,并不都是死心塌地的跟着我们。 他们只是附庸我们的强大。” “南下的惨败,告诉我们应该警惕起来。 我们赢得太久,已失去了谨慎。只有重新团结,才能从汉人身上把仇恨讨回来。 先回去,大萨满将亲自召集部落大会。” 穆托对数万人的骨堆,单膝跪倒: “就让他们在这里天葬,看护着草原。 不久的将来,他们会见到,我们击溃汉人,为他们报仇。” …… 两天后,大汉北关,众将南归。 远远地,看见前方出现一座城池。 那城池造型方正,颇具规模。 但高耸的外墙,满是缺口,许多位置已倒塌。 这城池曾被严重的破坏过。外墙被火烧后,留下的黑色痕迹,多年残留不去。 整座城池破败。 这里便是当年西汉的北部重镇,边城定襄! 东汉末年,国力羸弱。 汉人不断收缩防线,这座在历史上留下卓著功勋的历史名城,便被鲜卑南下所占,举火焚烧,推倒了城墙。 檀石槐在世时,曾说过永远不许汉人重建定襄。 北部草原民族对定襄充满了仇恨,因为这座城池,在历史上屡次作为北攻外族的桥头堡,是北线最著名的战争之城。 多少次汉军从这里出击,雄兵逐北,击溃外族。 西汉有多位名将,从定襄出北关为神州而战,最终凯旋。 这里被鲜卑占领后,引入羌氐等河西周边各部族混居。 还有定襄往东的高柳,往南的盛乐,往西的云中等名城,也是类似的情况。 这些北部城池,被鲜卑占领后,汉人的北关,一路回缩到了长城以南。 曹操这次打仗,先溃鲜卑,然后便准备收回这几座边城,把国境大幅往北推进,让定襄再次成为驱逐北部游牧民族的雄城。 定襄在内的多座城池,势力混杂,和更西侧的胡集,情况相似。 鲜卑人不会在这里居住。 但强占不还。 定襄等地遂成了边贸活跃,各方势力纷杂的地方。 此前有江东士族逃到益州,说知道一条走私线,能冲击大魏本土,说的就是这里。 定襄往西,可以成为冲击河西的屯兵地。 往南可以威胁汉土防线。 这些北部边城,其实极具战略和历史价值。 曹军和鲜卑大战,是第一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