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汉土往北千里的草原上,有一座大湖。 托和纳吉连日溃逃后,率部来到了这里。 这座大湖,是草原上有名的水源地。 其位置已接近拓跋诘汾和伊娄拖都,两大王部的腹地。 在刚过去的十余日里,鲜卑兵遭遇了史无前例的追杀。 魏军咬住溃逃的鲜卑部众,从北关一路追过来。 魏军甚至在汉土以北数百里,建了临时营地,输送物资,来保证供给,以完成长距离追逃。 所谓伤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击败鲜卑不是目的。 把他们放回去休整一段时间,战斗力恢复,还会再南下。 唯独全力追逐,将其杀了才是重创。 且曹操还有其他的军事目的,眼下还没暴露出来。 他下令从河西,北关输送物资,北上建立临时营地,屯兵屯粮,作为中转,全力追杀鲜卑溃兵。 曹操为什么要选在九月,推动大战? 就是算准了时间,草原上还有一个半月,就要大寒。 其他部落的兵马,不可能再大举南下,不然就要面临凛冬回撤,冻死冻伤的局面。 这个时间,可以放心追逃,而不会有鲜卑大队来接应。 此时,托和纳吉率部逃遁千里,来到水源地驻足。 他们这伙人都暗自松了口气。 逃到这个区域,汉军无论如何,也不会继续追了。 否则便会有新的鲜卑大部兵马,可以形成接应。 会挑起新的大战,在时间上,地理环境上,都对汉军大不利。 托和纳吉率部过来时,湖畔已有不少鲜卑兵,皆是一路逃到这里的败军。 能逃到这一区域,大多会短暂驻留,补充消耗,饮水。 托和纳吉也想在这里整合兵马。 继续往北,绕过大湖,就是拓跋诘汾,伊娄拖都出征前,将部落留守人员,整合在一起的大后方。 女人,老人,孩童,在大湖另一端集体放牧,等待着他们征战归来。 可惜这次南下,空前大败,许多鲜卑人,再也回不了家了。 托和纳吉在这里等了一天,断断续续的又有百余人,过来聚集。 算着时间,逃出来的鲜卑人,应该大都已来到了附近。 然而湖畔聚集的全部鲜卑兵,尚不足万。 魏军这一路上,杀了多少鲜卑人? 托和纳吉询问一些鲜卑部众,才知道,他们沿路北逃,不但是后方有魏军在追。 还有一支魏军,在前路截杀他们。 “你是说,有汉军提前进入草原,在路上阻截我们北归?” 托和纳吉心头一跳,立即想到了西鲜卑营地的大火。 魏军有一支队伍,先烧了西鲜卑大营,让他们失去补给,和再次聚兵调整的机会。 然后那支魏军,提前往北,进入草原,在路上阻截鲜卑逃兵。 那么这里很可能也不安全。 魏军既然提前进入了草原,活动区域或许比他们预料的要大得多。 “我们继续北进,不能在这里等了。” 托和纳吉起身,扫视湖畔周围,传讯召集周边的鲜卑部众,准备继续北返。 而就在他们聚集人马,打算连夜北上的时候,天空出现了一团黑点。 那是数千支箭矢。 麹义的大弩士! 提前深入草原的队伍,就是赵云,张辽,高顺,麹义所部,相互协作。 制定战略计划的人是鲁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