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消息是道尊送来的,通过图腾真龙。 当日道尊离开邺城,往西疾行,很快便对追上来的图腾真龙有所感应。 两者一路赶到昆仑山。 从道尊离开,至今不过十余日。 他比马跑的都快,近乎御气飞行。 道尊凭借那颗佛舍利,对佛教徒在昆仑山的什么区域活动,隐然有些感应。 他给曹操传递消息时,刚找到佛教徒。 …… 阿济摩在印地,是一个可以继承的尊号。 每一代阿济摩,在佛教徒中皆地位尊崇。 在佛家内部,阿济摩是纯粹,坚定的代表。 他多年来一直在研究佛陀,探究‘神’留在世间的痕迹。 佛家在昆仑山活动,寻觅某处‘神迹’,已延续了数代,长达近两个世纪。 其实神的遗迹早就找到了。 但进不去。 他们用尽手段,也没能有所收获。 这一代的阿济摩,遂不远千里,亲自来到昆仑。 他还带来了佛家的小乘圣典,阿难阿含经。 当代阿济摩,才四十七岁。 四十出头能继承阿济摩之位的,从佛陀释迦诞生,至今七百年的时间,他排在第三位。 此时,他正瞩目着面前的神迹。 那是一面冰雪覆盖下的山壁。 整面山壁,居然是一扇高耸巍峨的石门。 每次看这扇石门,阿济摩都坚信这里是和佛陀一样的存在留下的神迹,绝非人力能完成。 整扇门,亘古矗立,仿佛阻隔着仙凡的屏障。 佛家虽然发现了这扇门,却无法打开。 他们无奈下,用最原始的办法,在山体侧翼,穷数十年之功,凿出一条洞道,才得以进入山腹。 或许是因为进入的方式不对,佛家在这处山腹中,损失惨重。 不过这次阿济摩带来了小乘圣典。 他身形瘦高,一身长袍,赤足踩在昆仑山阴暗的山涧内,却半点不觉得寒冷。 他体内流转着一股温暖的力量,全身发出淡淡的光晕,仿佛琉璃金身。 他瞩目前方的神迹之门,已超过半个时辰。 其身畔还有两个教众,神色恭敬: “尊敬的阿济摩,我们该进去了,其他徒众都在等着,等着您去亲手完成我们数百年来的夙愿。 我们在这片土地上,损失太重了。 在外传播教义的徒众,也被东方之国崛起的力量所屠杀。” “那支东方国家的人,像婆罗门一样血腥。 我们需要这门后的神物,来帮助我们。” 阿济摩声音缓沉: “秘卷上说,当年那位东方皇帝(武帝)派出的队伍,不仅找到了这里,他的人还在这里,有所收获,带了‘神物’回东方去。 他们是怎么进去的?” 一旁的佛众说: “这扇门可能需要某件固定的器物,或对应的方式才能打开,更安全的进入。” 阿济摩阖目沉吟:“好,我们进去看看。” 他话罢往前迈了一步。 就在这时,虚空中探出一只手。 这只手,迅若惊雷,覆盖天地,没给阿济摩任何躲闪的余地和反应的时间。 一掌翻落,扼杀一切生机。 阿济摩刚生出念诵佛陀之名,加持自身,抵御这一掌的念头,已来不及了。 那一掌,落在其额头。 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