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安静了没一会,便有四个老者,被亲军带进来。 几人形象各异,都是大匠作,负责工造营的。 “大王,关于造纸已有了新进展。” 一个体型偏胖的老头,给曹操呈上几张纸张样品。 曹操用手摸了摸,纸面粗糙,有颗粒感,偏黄绿色。 但韧性不错。 想扩大教育范围,首要把学习的‘造价’降低,让其具有更广泛的普适性。 不然就是空想,永远不可能推广开来。 纸张的造价降低,是重中之重。 造纸最低廉的材料是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植物纤维。 这些原料的共同特点是成本低。 特别是树皮,纤维含量高,容易分离胶质,是造纸的优质原料。 相比之下,其他如麻、桑、藤、楮、竹等材料,虽然也可以造纸。 但成本上不具备优势。 低成本的纸张,正迅速取代竹简和帛,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极大地推动了文化和知识的传播。 曹操聚集工匠,结合部分后世的认知,来研究造纸,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进一步压低造价,使纸张能更广泛的应用。 随后,另一个老头也上前,拿出来的却是一份图纸。 图上全是各类工造器具的组装部件。 仙台印上的咒纹,本来很难研究。 但是当其咒纹的一部分被剥离,在大魏号上发生变化,自行勾连,吸纳了雷电的力量。 仙台印在大魏号上的咒纹,就被放大了无数倍,变得能看清其具体细节。 曹操遂让人将相关咒纹,拓印下来。 当下墨家的工造,正在全力研究这些咒文结构,为什么能牵引吸纳雷电。 类似的咒文结构,能不能用到其他方面? 后世的第一次工业改革,用机械取代了部分人工,成就了全世界的工业飞速发展,跨越式的提高了生产力。 在这方世界,用工造和咒文结合,能不能推动生产力跃迁? 如果这些咒纹的彼此勾连,是有灵性的,和天地自然有某种联系。 它的自驱力,能不能用在工业上? 比如说让织布机,成为半工业化,推动其织布速度提高。 或者在箭台上,祭刻这种咒文,能不能吸纳雷电的力量,增加射速,提高威力。 如果可以,生产力,军力的增加,是和工业革命同样的道理,能推动国力划时代的突飞猛进。 曹操在常规的道路上发展之余,正倾力研究这些事情。 但凡有一样能见到效果,或许就会带来重大变革。 最后一个老者,分管路政,就是负责修路这一块的官吏。 修路能增进各地的联系,贸易,拉高经济。 包括军事上,大秦的直道,就让秦军有了迅速支援北关的能力。 墨家的宗匠禽滑忌,随后也被曹操叫来,准备让他研究讯珠的制作。 原材料就是那八颗龟珠。 等这些‘老专家’组团离开。 夕阳西下。 一天临近尾声。 曹操的视线看向地图,在魏土周边的几个流氓部族的地盘上,来回扫视。 当下大魏蓬勃发展,已有了几分如日中天的迹象,就拿他们来开刀,拓展疆土。 他又忙了一会,直到太阳落山,才扔下手里的笔,伸了个懒腰。 这特么当皇帝,是个脑力和体力并重的活。 早上朝会,一坐俩时辰。 下边那些官吏更不用说了,大早站到快中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