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午夜,月光皎洁。 宋谦是江东虎将,早年跟随孙策一起征战。 他今年二十九岁,浓眉方脸,体型只比常人略高,但很敦实,披甲持一柄大戟。 他和吕蒙,正卧在一处稍微高起于地面的缓坡后方,盯着前方的渡口。 两人身后有数千军伍隐藏。 历史上的吕蒙,后来会以白衣渡江之策,杀掉关羽。 其人颇有智计。 “你有多大把握,曹军会在这里登岸,为什么不是之前的武进?”宋谦压低声音。 “如果曹魏真有聚歼我军的自信,这次来,必选择距离建业较近的平缓之地登岸。” 吕蒙眺望江面:“这里江面宽阔,吃水也深。 你想,能驮伏骑兵连人带马的大船,附近百里,适合其停靠的位置不多。 此地正是首选。” “以曹军的自负,当以此地为登陆地,上岸就能纵马,冲击建业。” 宋谦点点头,承认吕蒙分析的有道理。 “如果我没猜错,今晚或明晚,曹军便会再来。” 吕蒙又道:“这一战对我江东至关重要,如果输了…” 两人话音未落,远处便有斥候靠近,低声奏报: “两位将军,江上设下的瞭望哨,发现了三艘敌船。” “传令后军,这里发现敌踪,立即让他们来增援。”吕蒙说。 斥候飞速而去。 “来了。” 月满江岸。 水势滔滔的长江上,出现三艘大船的轮廓。 由于吃水深度,掉头等问题,大魏号在海上航行更合适。 其到达长江口往东的武进,便是极限。 眼下来的这三艘曹军船舰,介乎大型斗舰和楼船之间。 三艘,正好能装下张辽和陷阵营,乃至曹操的亲军重骑。 岸上的缓坡后方,宋谦,吕蒙伏低身形,眼睛却是狠盯着江面。 三艘大船靠近江岸。 然后有木排,经过大船后方拖拽的小船,迅速牵引出来。 多个木排相连,延展到岸上,形成浮桥。 宋谦和吕蒙,还是头一次看见用大船拖拽小船和木排,而后用小船牵引木排到岸上,形成‘浮桥’来抢滩登陆的手段,都愣了愣。 这是曹操借鉴后世搭浮桥的手段,想出来的骑兵登陆方式。 曹营的匠作,反复尝试,计算浮力,在木排下加装了牛皮浮漂,才形成的登陆‘浮桥’。 此时船上的曹军,翻下一个个舢板,形成斜坡。 人马从船上下来,踏足浮桥,直接登岸。 其速度,过程,远比汉末的骑兵登岸手段,要快得多。 通常来说,骑兵上岸,列阵,检查马备,都需要时间。 而这段时间,是最适合埋伏攻击他们的时机。 所以吕蒙,宋谦,选在这里设伏。 但曹军的登岸手段,前所未见。 登岸之快,更是出人意料。 “放不放箭?” “他们早有准备,部分人是执盾下来的。只要放箭,他们会立即持盾向上,形成一个防护面,箭矢的杀伤力很有限。” 吕蒙深吸了口气:“我们杀上去!” 宋谦霍然起身。 后方的江东人马,不断压上来,人数远远多过曹军。 “就去会会曹将!” 宋谦翻上后方送来的战马,带军冲向登岸的曹魏重骑。 然而他们突然听到一阵弩箭的锐响。 “曹军居然先放箭了?” “他们的箭怎么能射这么远?” 大船离岸的距离,加上登岸到他们埋伏的位置,足有两百五十丈。 除了强弩,其他箭,根本没有这么远的有效射距。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