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在西域,过了于寘,莎车,继续往西是疏勒,也就是后世的喀什。 这已是西域西部,最后一个较大的政权。 疏勒往北,是姑墨。 姑墨往东就是龟兹,而龟兹已投魏。 也就是说,西域只剩疏勒,姑墨还没降。 数月前,蒋干出使来到西域,遂前往疏勒,姑墨。 在强大的军力支持下,蒋干的出使很成功。 十月中,疏勒,姑墨,相继宣布,并入大魏。 仅有的条件是希望自治,每年纳贡。 曹魏接管其防务,在军事上掌控姑墨,疏勒。 让其一定程度上自治,是对的。 曹魏对西域的实际情况,缺乏了解。 如果由曹魏派官员过去,会发生很多问题,远不如完成军事统治,由本地官吏继续执政。 曹操后续会在西域设立都护府,这些‘小国’会像大魏的郡县一样。 而西域大都护一职,会成为军事上的主官,相当于各州刺史。 值得一提的是曹操掌权后,废弃了让东汉崩溃,各地诸侯自立的州牧制。 但保持了督查,监管之职的刺史。 曹操对刺史制,也做了调整。 地方兵马的大规模调动,首先要经过王权,就是曹操同意。 这在东汉,是很难真正实施的,因为一旦有变,地方没有太大的自主权,往来找皇帝请示,根本来不及。 但曹操可以,因为讯珠能完成即时传讯。 所以他虽然仍在各州设刺史,但实际上是加深了中央集权。 使天下形势,更为稳固。 曹操十月末回到邺城,收到的好消息,就是西域全归魏土。 这让他相当高兴。 意味着大魏的国土,在东西长度上,已和后世重叠。 接下来就是攻略南北,横扫天下了。 “传讯给孟起和令明,让子龙给他们提供支持,加快对周边部族的扫击。” 如果马超,庞德完成对胡集城周围的控制,和凉州的夏侯渊,并州的赵云,形成相互间的协防。北方将完成整体的战略布置。 正午。 荀攸,郭嘉都在书房。 “羌胡诸部,在孟起,令明入驻胡集后,往北移动,获得了鲜卑人的支持。我们打,他们就往北退,和鲜卑形成战略依靠。 我们只要稍稍放松,羌胡就会再来扰袭。” 曹操失笑:“跟我们打上游击战了。” 荀攸:“王上您外出的时候,奉孝出的策略,让子龙和孟起配合过一次,重创羌胡多路游骑。” 曹操嗯了一声。 郭嘉的建议,提前问过他。 当羌胡再次南下,袭胡集,郭嘉让马超、庞德,收缩防线。 而赵子龙从并州西北角,突然出兵往西,拦腰切断了羌胡往北撤退的路线。 马超,庞德遂从正面出击,与赵子龙前后呼应,夹击羌骑。 一战斩敌三千余,羌胡溃散。 那之后,羌胡等常在河西以北活动的外族,南下袭扰的频率,大为降低。 这就是联合防线的好处,能快速反应,提供支持。 “鲜卑近来在做什么?” “西鲜卑之首魁头,上次被典韦击杀后,西鲜卑诸部推举步度根,成为新的部落大酋。 他和东鲜卑联合,在中鲜卑四处奔走,串联各部。 但中鲜卑地方大,部落多,想组织起来与我大魏战,至少要明年秋后,才有可能。”贾诩说。 曹操心里盘算着,快要打赤壁了。 今年冬天,刘备定会入主益州。 而他想壮大自己,只有拿周边部族开刀一途。 到时打赤壁的机会就来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