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连杀数名首恶,曹操才把刀扔还给亲军,下令斩首其余众人。 杀就杀个彻底,以绝后患。 曹操回头,墙上的祢衡还没断气,眼里只剩恐惧。 他辱骂曹操时,想到了后果可能会很严重。 但真正面对死亡,他发现自己控制不住的害怕。 怕到想求饶。 而曹操贯穿其身体的那一枪,像是蕴含着特别的力量,让他想昏厥都做不到,清清楚楚的感受着那种死亡前的惊惧和痛楚。 曹操抬手抽出那杆大枪。 祢衡粗重的喘息了半口气,旋即身死。 “魏王饶命。” 周边其他士族,颤声求恳。 其中聪明的,忙道:“我等旁观诸事,方知是李氏,孔氏助纣为虐,帮外族,掠夺我神州气运,坏人道气数。孔圣人若在,定要被这些不屑子气死。我等愿指认他们。” 曹操勾了下嘴角。 这就叫强权出真理,枪杆子是王道。 之前这些人还坚定的站孔氏,眼下反水求存的却是不少。 曹操稍作示意,亲军便将这些人拉出去,斩首的斩首,个别纳投名状的暂留,让他们出去撕孔氏和李氏。 这时,郑玄,姚静走到曹操身前,张了张嘴。 曹操看出他们想给孔氏,李氏余下的人,求个情。 两人不是心软,而是杀孔氏,名声臭到死,对曹营,对曹操会很不利。 “那李氏,孔氏的人里,总有些罪不至死的,杀了对您名声不好。”姚静小声嘀咕。 “没什么不好的。” 曹操往身后抬了下手,贾主任在遁甲图的护持下,踪迹不显,却是凭空递出一个小册子。 郑玄接过看了片刻,遂递给姚静。 册子上写的是李氏一门,在地方霸占良田,得粮无数。 但灾荒年宁肯米粮坏掉,也不放粮。 原因是他们觉得刁民不可养,不然后患无穷,贪得无厌。 他们手有余粮,但坐看饥荒扩散。 “李氏主支,有一个李母的重孙,才四岁,便将仆从家里的同龄孩子,诱骗到井边,然后把人推入井中,以此取乐。 其家中长辈知道后,告诫孩子,下次不可再推人入井。 因为那水井,是家中的饮用水,怕弄脏了。” 曹操道:“要往深处说,没谁是无辜的。” 这世上的事,本也没那么多善恶对错。归根结底,较量的是强弱,成王败寇。 “孔夫子生于鲁地,长在鲁地,治学在鲁地。 祖籍却是东周时期的宋国栗邑,现在的豫州沛郡境内。 孔家后人,汉初的时候闹过分家,有一支被分了出去,双方从此如同仇寇。鲁地这支,占了上风,把另一支赶走。 被赶走那一支,就回了豫州祖地居住,从此再不往来。 把这一支孔家拔了,孔圣人也有血脉传世,并未绝后。 我不追究那一支,已是看在夫子于教化有大功的份上。” 郑玄不在说话,执礼退到一旁。 姚静替曹操担忧,站在那沉吟不语。 曹操:“其实除孔氏,只是个开始。” 姚静讶道:“魏王还有安排?” 此时的殿外,人头滚落。各家士族,孔,李两家,已被杀的差不多了。 曹操回头问贾诩:“另一条线追的如何?” Ps:求票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