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令晋等人仿佛闯入了当年秦军的弩阵。 初开墓葬的秦俑,色彩鲜艳,栩栩如生,并不是后世已经氧化退色的泥胚。 这些秦俑,拿在手里的弓弩,都是真的,有数百架。 中间有一个将军,站在战车上,睥睨四方。 将军俑后方,便有一个陈列室,内部放着玉简,记录着秦弩的制备方法。 这次取宝很顺利。 曹操看了一会,令晋和厉五方最终是通过顶壁垂钓法,精准的打开后方陈列室的天顶,将玉书钓出来,而后再慢慢收取那些俑兵手里的弓弩。 得了秦弩的制备方法,曹操有些美滋滋。 他让令晋等人拿走秦弩后,把陵寝回填好。 眼下的秦陵,茂陵,都有魏军日常值守看护,不许任何人擅自靠近。 曹操让人去取东西,其实属于监守自盗。 三日后,曹操的车驾,进入孔氏所在的城池。 孔氏在汉末,已传家七百年。 他们的宗庙祖祠,常年有天下学子,来祭拜叩首。 孔老夫子在儒家的神台上,地位越来越尊崇。 宗祠内的孔子画像下,放着《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 还有两卷孔夫子的手书。 整个祠堂,气运厚重,天下文脉汇聚。不论乱世,平世,还是盛世,这里都没被侵扰过。 孔府的前殿大堂。 此时汇聚了孔氏,李氏两家之人。 末位陪坐的一个青年,有二十四五岁,头发随手挽了个发髻,神色从容。 他就是名噪天下的狂士祢衡。 当然,他现在没有历史上那么有名。 此前孔融没跑时,曾给曹操推荐过祢衡。 但曹操没用他,也就没有了史上他当着曹操的面,击鼓骂曹的事。 不过孔融的推举,曹操没听。 祢衡知道后,为此写了篇文章,说曹操还算有自知之明,用他,他也不会去,没有自取其辱。 傍晚的孔家正殿。 “曹操来了。” 李母坐在客席:“我昨晚收到消息,曹操来的路上,先让人去了我李氏,把我们家里留守的人全抓了起来。 我李氏的家人,稍作询问,便被他的兵马砍杀。” “你们看看,他可有多凶横,是举着刀来的。” “他先对付我李氏,也是在警告孔氏。” “他来我孔氏,想做什么?” 说话的是孔氏的一个老妪,孔融的姑母,与李母自幼交好。 说话间,有孔氏的家人,快步进来:“魏王入城了。” 孔氏,李氏众人,恍惚已听到了低沉的马蹄声。 曹操的车驾,在亲军伴同下,从城外进来。 开路的是亲军重骑,马蹄敲击青石地面,火星迸射,杀气腾腾。 “这孔府所在地,连空气里也透着一股子儒家的味道,就是人不怎么守规矩。” 曹操掀开车帘,往外看了眼。 队伍一路来到孔氏的主宅前。 曹操一身黑色绣金线的君王袍,从车上下来,面无喜怒,看向宅内迎出的孔氏众人。 Ps:求票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