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诸葛亮略惊讶。 知道他住在这的,只三五人,谁会送信过来。 他从侍者手里接过信函。 发现是纸质的信。 这在当下也不多见。 展开信函,龙飞凤舞的字迹,让诸葛亮眼前一亮。 那信里的内容,写的似乎是一个故事,说有一位汉室宗亲,姓刘。 适逢天下大乱,这个刘姓宗亲,登门拜访一位腹有良谋的隐士,他说自己想做些事,以匡扶汉室正统,而自身虽蹉跎半生,没什么成就,庆幸的是志向还在。 这位宗亲问隐士,该怎么办,才能有所成就? 隐士遂出谋划策,洞见时势,做出了回应。 那信洋洋洒洒,内容不少。 诸葛亮看完,却是心神为之震动。 这信是曹操早就写好,遣人送来的。 内容正是历史上诸葛亮在刘备拜访他,三顾茅庐的时候,给刘备出的隆中对,名传天下千年。 刘备当时想请诸葛亮出山,为他出谋划策。 诸葛亮给他分析天下形势,指明了方向。 其高瞻远瞩处,让人叹为观止。 未出茅庐,天下已三分。 此时曹操先把隆中对的内容,写好了送过来。 诸葛亮看后,呆住了。 要知道历史上刘备拜访诸葛亮,是在大概八九年后。 眼下的诸葛亮,虽腹有韬略,但未必能把天下形势,看的这么透彻。 许多事,他也是有个朦朦胧胧的念头。 曹操却在信中,一语道破,且处处和诸葛亮所思所想,高度近似。 诸如只剩蜀地可经营,刘璋暗弱,才略不足与谋,这些曹操说的非常清楚。 诸葛亮盯着末尾曹操的署名,如遭雷击。 他首次对一个人,生出深不可测的感觉。 这曹操也太可怕了,对天下形势的认知,如此精辟准确。 曹操用八九年后的诸葛亮,‘攻击’现在的诸葛亮。 把他给打蒙了。 “师尊,您看看这封信。” 诸葛亮将‘隆中对’递给庞德公。 庞德公看完后,和徒弟一样,也有些懵逼。 师徒俩对视,都看出对方眼神里的惊疑不定。 巧的是,过了没一会,刘备便来到这座小院,求见诸葛亮。 刘备很谦逊的对诸葛亮和庞德公执礼,三人坐而攀谈。 刘备和诸葛亮,早有交集,之前让刘琦去江夏郡任太守,就是双方合作推动的结果。 关系颇为熟稔,刘备很快转入正题,请教的口气: “汉室倾颓,被人窃国,而主上蒙尘。 我欲以信义立于天下,却常感智术浅短,至于今日仍事无所成。然志犹未已,孔明何以教我?” 诸葛亮手一抖,差点把茶杯掉地上。 你是不是和曹操约好了,一个写信,另一个紧跟着就来问一样的问题? 他震惊的原因,是曹操送信的时机,信上所写,虽和刘备所说不完全一样,但有八九分相似,对刘备的心态预判之准,匪夷所思。 诸葛亮这一辈子,还没对任何一人,生出这种惊为天人的感觉。 他扭头看了眼其师庞德公。 庞德公微微摇头,意思是让他稳住。 诸葛亮轻咳了一声,说: “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