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王上要把这一区域,收归我魏国治下?” 荀攸指着图上的一处位置。 曹操所画新国境线,将并州西北角往西南方向,到河西走廊西侧这片区域,纳入了曹魏的国境。 胡集城就在其范围内。 这里早年隶属并州,为云中郡,朔方郡等四郡之地。 到了汉末,其四郡之地,逐渐陷入南匈奴等外族之手。 内乱和外患,让中原地区的稳定,受到严重的威胁。 尤其是北部边疆的防御,出现了重大缺口,导致云中、朔方郡等重要地区,接连丧失,被匈奴,羌氐,鲜卑轮番占据。 将此地纳入治下,是在收服失地。 从外族手里,把丢掉的地方拿回来,以振国威。 曹操刚从胡集城回来。 那里背靠河西走廊以北,比邻赵子龙镇守的并州。 将其夺回来,进攻退守,都有所依。 “收回这一区域,驱逐该地盘踞的外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怕是会引起激烈的交锋争夺。” 郭嘉说:“若有不当,我军可能被拖在那里,进退失据,增加消耗。” 荀攸,戏志才也赞同郭嘉所说。 历史上的曹操,前期,中期,在荀彧,荀攸,郭嘉等人的匡扶下,常出奇谋,每每都能料敌机先,算无遗策。 原因就在于这些人敢于对他提出不同意见,各抒己见,建言献策,能预判各种可能性。 而曹操也能容下他们的不同意见,梳理其中利害,寻找善策。 但到了后期,荀彧,荀攸,郭嘉等人相继不在了。 变成董昭等人为主。 而董昭是曹操的坚定拥护者,事事顺应,就少了此前曹营众人群策群力的盛况,有些事执行贯彻的力度也不够,便开始出现问题。 眼下郭嘉和荀攸,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提醒曹操要小心,不能急于求成。 “马腾,马超父子,对这一区域很熟悉。 他们的兵马中,就有不少羌人和我汉人混居的后代。” “我打算让马超,庞德,带兵先入驻胡集。 此击溃西鲜卑之际,少了鲜卑的干扰,正是占据胡集的好时候,以其为中心,和子龙在并州的人马,互为依托,可将周围数郡失地,逐步收回。” 曹操环视众人: “这么做有一个很重要的好处。” “收回这一区域的失地,能在河西走廊以北,布下一道新防线,切断北部游牧民族,与河西以南的羌氐等族的联系,阻止他们频繁扰袭河西。” “河西不受外部威胁,我们对西域的掌控力,就会对应增强。” “商贸,军事都将为之受益。” 曹操又执笔在地图上,把长安圈了起来。 “收回云中,朔方等郡的失地后,与河西依托还不够,要用好长安。” “长安,扶风郡一带,离河西东侧,只隔了一个郡,在长安增驻兵马,可形成第二道攻防线。” 众人盯着地图,长安,并州,河西走廊,是一个三角形。 三者在距离,方位上,确是可以互为支撑,形成一个纵深极大的战略联动区。 曹操再道: “秦皇当年修筑了一条秦直道,起于咸阳,直奔九原郡的长城塞。其中段,与胡集所在区域很接近。” “王上的意思,是秦皇当年,也考虑过利用直道,快速对北部,西部进行军事支持?”郭嘉问。 “当然。” 曹操说:“秦皇扫平六国后,怎么会不考虑开疆外扩,以制周边诸夷。” “长安背靠秦岭,古来为天下之都,以其为中腹,往北修直道,就可迅速对北关,形成军事支援。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