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你想的倒是明白。 “豫州有疫情,消息已传告张仲景,他和华医官,正亲自赶去查看。” 曹操在车上处理了几件事,遂闭目养神,盘算着之前西北之战,敌我动用的兵力,消耗,乃至收获。 西北之战,曹军动用的总兵力,三万余。 西鲜卑南下,带了近五万兵马。 其后期聚兵,因为时间短,只就近一些部落赶来,大概近万人。 也就是曹操发动总攻的时候,双方兵力其实差距不大,所以魁头想正面迎战。 曹操一边复盘,一边暗感可惜。 要是粮备充盈,还有一种打法,就是派大军,扫击西鲜卑全境。 同时,再次出击东鲜卑,把东鲜卑最后的部分击溃。 则东西鲜卑,都将出现权力真空。 而中鲜卑以百计的部落,并不是一团和气。 他们必然会对东西鲜卑空出来的沃土,生出觊觎之心。 他们内斗,争抢,就会彼此消耗。 这是两桃杀三士之策。 还有羌、氐等族,也不是好东西,如果兵马粮草不缺,驯服一批,打一批。 这时就可以出兵,全力破敌。 但曹魏粮草受限,便要等一等,平白错过一次好机会。 曹操有些不太满意曹营现阶段的生产力规模。 这九州之地的生产力,跟不上开疆拓土的消耗速度,许多事就得慢下来。 在适应封建制度的情况下,有没有可能推动社会生产力,往前跃进? 其间利弊如何? 曹操之前就想过这个问题,此时又一次思索起来。 【你麾下将领太史慈,击溃西鲜卑拓野部,获牛羊共一千七百余匹,战马八百余,皮货四百余张,得萨满祭天器物四件】 【张辽正按你的吩咐,毁掉其击溃的部落内,所有与文字,符号相关的讯息载体】 曹操新下的命令。 想从根源上击溃一个政权,一个部族,就要书同文车同轨,灭其文字,打掉其传承延续的根源。 所以说始皇帝厉害。 其制定的制度,影响深远。用在内部,便是大一统,巩固皇权,能让汉民族传续数千年,文明不灭。 用在敌人身上,就可以反其道行之,抹除其根源,历史。 再配合强权统治,慢慢地,这个民族就会被彻底同化‘吃’掉,最终消失。 曹操一路东归,词条每天都有提示,皆是众将在西鲜卑作战,缴获的各式战利品,收获颇丰。 此前,西鲜卑凭借强大的族群力量,经常压制掠夺周边种族,颇为强势。 但游牧民族有个弱点,就是抗击打能力差。 他们居无定所,没有根子,没有城池。 一次大溃,便可能输掉以往积累的优势。 落败后,各自逃散,内部也会出问题。 各部互相兼并,保全自身,大鱼吃小鱼。 曹操让众将杀进西鲜卑,便是要扩大战果,穷追猛打,增加敌方损失,补充自身的辎重。 “文和,你搜集鲜卑相关的消息,有什么收获? 和典韦交手那个人,是什么来历?” 乞伏尸突的盾牌,最后没机会带走,遗失在战场上。 贾诩见其防护力惊人,已成了他的战利品。 “他和鲜卑的传奇强者阿伏于有关,具体身份还在查。” 鲜卑作为一个大联盟式的政权,积累的族运,一度兴盛之极。 其武运厚重,能蕴育出几个顶尖的强者,倒也正常……曹操忖道。 他回归的路上,顺便视察沿途的城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