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许褚先上前接过信简,仔细查看后,递给曹操。 曹操扫了眼内容,说的是天下大乱,有雄主出世,平复乱象,重开太平。 内容寓指曹操。 这种莫名其妙,似是而非的信简,不是第一次了。 在官渡之战前,曹操破吕布以后,突然率军疾行,第一次奇袭邺城的路上,就有一封信,隔空投射到他的马车上。 当时许褚去追,并未追到投信的人。 那次的信简出现,就没头没脑。 这时候,又来了。 和上次的内容差不多,夸赞曹操称王,气象日显,已掌九州。 贾诩要过去看了一遍,沉吟不语。 曹操问:“何人送来的?” “人就在府外,打扮的古怪,素所少见。说魏王见信,便明白他的意思。” “把人带进来。” 亲军小跑出去,在门口经过数次搜身,把送信人带到曹操面前。 曹操打量对方:“西域人?” 对方高鼻深目,棕黑色的头发带卷,穿汉人的长袍,手拿经杖,确实打扮的古怪。 “尊敬的魏王,我来自西域南部小国,名沙提。”这人说的是汉语。 “你是西域,来我中土的译经人?” 汉时,西域被武帝纳入版图。 西域各国,还有其往南的身毒(天竺),和沙门佛教相关的人,往来逐渐增多。 到了东汉,汉明帝还允许过阳成侯刘俊,剃发出家。 那时候起,天竺、安息、康居等国的沙门来到中原,从事佛经翻译的人,便不在少数。 汉末乱世,民众疾苦,更是传教的黄金时期。 还有外来沙门,在各地舍粥。 西域过来传经,翻译经文的人,越来越多。 曹操有些意外,最初曾猜测这信简和那些鬼祟的道士相关,哪出来一个传经人? 沙提以一口地道的汉语说: “我们在数年前,便预见到今日。不久,魏王您还会一统天下。 当初第一次给您投送信函,适时还无法取信魏王,故今日才来面见。” 曹操听了个开头,就看透对方的来意。 他建国称王,掌九州,已是当世第一大腿。 任何宗派,学说,想传播扩张,最好的途径就是依附当权者。 曹操现在就是天下权柄最大的人王。 郑玄站队他曹操,为他摇旗呐喊,如果说的市侩些,也是一个意思,想传播郑学。 这些外来的传经者,提前数年,送过一次信函。 数年后才二次出现,根子埋得倒是挺深。 先因后果。 两次相合,还带着些沙门独有的论调。 “你想让我允许你们在我治下传经?” 沙提颔首:“正是此意。” “您掌九州之地,允许我等传经,述因果,可以让民众知道,您成为王,是天命注定的结果。” 这话不是在恭维曹操,而是指出他们的经意,能帮助曹操巩固统治地位。 沙提又道: “据我们所知,你在掌握凉州后,想重开商道,往西,图略西域诸国之治。 我们亦可帮上魏王。” 各家学说中,以佛家适用性最强,因人而变,因地而变,因习俗而变,讲究有因就有果,付出必有回报,能让人有赚头,所以传播最广。 曹操饶有兴致的问:“你们的经意,起源在哪?” “源自身毒。” 身毒就是天竺,后世的印地。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