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正午,阴天。 但书房里绽放的紫色光芒,胜似骄阳。 传国玉玺到了邺城,连荀彧都闻讯赶过来旁观。 贾诩,郭嘉,荀攸,戏志才,张辽,赵子龙,黄忠,程昱都在。 典韦,许褚也在曹操身后。 所有人的眼神,皆一瞬不瞬。 传国玉玺,从秦传到现在,数百年来始终是皇权的象征。 貂蝉和文姬,坐在自己的小桌后边,同样看着曹操亲手取出那方国玺。 气运之龙吐出紫气,国玺也随之绽放紫晕。 下一刻,气运之龙倏地冲入了国玺内。 奇妙的是气运之龙本来只有擅长观气者才能得见,可祂一进入国玺,顿时变成了显像的存在。 众人皆能看见。 而国玺内,像是封存着一团混沌白雾,气运之龙在其中游曳飞腾,若隐若现。 朦胧中,玺内似乎还有山河地脉起伏,与神州地貌,逐一对应。 大汉十三州彷如被收纳在这一方四寸大的国玺内。 “还有一条龙!” “是国玺中的灵韵成龙!” “……” 玺内,又出现一条龙形气机。 混沌般的白雾淡去,山河愈发清晰。 而曹操的气运之龙,和国玺中那条龙气交融。 玺中的龙,似乎被气运之龙同化吸收了,逐渐消失。 整个过程,像是一种气运层面的祭炼。 俄顷,气运之龙从玺内忽然冲出。 书房里卷起一阵狂风。 众人低呼声中,气运之龙从窗口飞出,升空扶摇而去。 祂在九天之上,吞吐云海,吸纳太阴、太阳之力,刹那百里,来到南向的黄河上方,汲取河中水气,同时牵引玄黄厚土之力。 以水为血,以土为躯。 以太阴,太阳,点燃体内‘生机’。 这条气运之龙,开始用呼吸,来对应阴阳。 祂在进行至关重要的蜕变,仿佛要衍生成真正的生命。 祂此前曾在曹操翻阅来自袁氏的周易时,吸收周易中蕴含的‘易数’,塑造鳞纹。这时所有易经对应的鳞纹汇聚,在其体内生成一个核心,对应心脏。 又以曹操的神魂相为魂魄。 这条龙和国玺蕴含的气数相合后,完善了真龙的变化过程。 【你的神魂相,完成第一次化龙,你初成一方之王,对应真龙变化】 【第二次真龙变的方向,吸纳人望,让其与人道气运相合】 词条闪逝。 曹操的神魂之龙,旋即从外回返,再次冲入国玺内。 那国玺上盘绕的龙形玉雕,变得神光缭绕,散布出逼人的威压。 国玺在帝王紫气承载下,载浮载沉。 曹操的感知中,自己的意识和传国玺,产生了奇妙的联系。 他体内像是具备了真龙的力量,甚至有种咆哮发出龙吟的冲动。 伸手虚托,国玺落在他手里。 他取出承影剑,引国玺的气机,与之相连。 便见那国玺自行悬浮,而承影剑位于其下,气机互通,彼此温养。 以国运养剑,剑的锋芒,又可以护持国玺,不为人所近。 即日起,这国玺和承影剑,就悬在曹操的书房,出入皆可见。 国玺对应大运,承天命。 曹操得国玺。 这事要大书特书。 连荀彧的神色,都有些激动,准备撰文告知天下。 先有郑玄的天命说,又有国玺主证,曹操称王的阻力,将被降低到最小。 不过曹操也看清楚了。 这方国玺上的字,确实是受命于天,既寿且康。 它不是始皇帝那块和氏璧,是高祖皇帝另做了一块,然后搞虚假宣传,说自己承接了秦之天命。 这是大汉的传国玺。 其来历也不简单就是了,材质乃神秀之物。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