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是,明日就是拜将日。” “等他拜将后,我亲自去找他,让他放弃征粮之事。” 伏平悄声道:“陛下将有所行,孔北海可愿助之!” 孔融道:“自然愿意。” ———— 次日,天还没亮。 曹操便从榻上起来,封将相当于一场盛大的点兵礼。 遵古训,正日子之前七日,便要沐浴洁身。 曹操这几日睡的都是素觉。 大早起来,貂蝉,文姬联袂过来。 貂蝉穿着胭脂长裙,伸出素净的小手,在给他整理衣领。 曹操穿的是武甲,貂蝉又帮他检查肩头猩红大氅的卡扣。 文姬则在后边,给他缠上金属的腰固。 “夫君,你这腰固好沉啊。”文姬有些结舌其重量。 曹操大老爷似的穿衣不伸手,左右瞅瞅,两张如花似玉的脸蛋。 貂蝉忽然侧着晶莹的耳朵,做倾听状:“好像有轰鸣声,打雷一样。” “城外传来的,军卒半夜就起了,在城外列阵。” 曹操说:“你听到的是万马奔腾的声响。” 轰鸣渐盛,在城内也能听得清清楚楚。 鲜卑使节所在的官驿,纥骨伏予,匹娄基等人,便被城外如雷的声音吵醒。 “曹军兵马在集结。” 纥骨伏予和匹娄基等使节,赶上曹军拜将,打算趁机观察观察,了解曹军的实力。 “汉人的兵马,借长城来挡住我们的游猎。他们的步兵厉害,骑兵靠的是装备,扒了装备,就不是我草原轻骑的对手。” 匹娄基摸了摸嘴角的胡茬,神色骄傲。 “走吧,去看看。换上汉人的衣服,不要太惹眼。” 一干人纷纷换装。 天气还颇冷,戴上厚帽,围住脖颈,只露出半截面孔和眼睛,倒是不虑被人看出他们来自草原。 鲜卑人出门,循声往南城行去。 街上行人已有不少,都是闻听聚兵封将,想去看看的百姓。 曹操大婚时,天显异象,加上郑玄此前南迎数百里,誉其为天命所归,连日来邺城民众的情绪颇高,自发的去看封将。 曹营兵马聚集,并不禁止百姓观看,只是不许靠近。 外围会戒严。 纥骨伏予等人接近城门,便听到城外蹄声轰震。 城内的地面,都在震颤。 他们几人,靠近南城门后,眺望城外,隐约能看见气血汇聚如狼烟,冲霄如柱。 天色将明未明,城门缓缓打开。 就在城门开启的一瞬,纥骨伏予侧耳倾听,在虚空中听到一种近似兵器磕碰的轻响。 这是宿战的老卒汇聚,兵锋交感天地,才诱发的动静。 纥骨伏予等人来到城外,站在人群里,远远看去。 邺城南门外,广袤的空地上,曹军兵马,往来交错。 他们从半夜便开始列阵。 此时城外聚集的军阵,已颇具规模。 有五六万人枪戈高举,阵列方正。 两翼是骑兵,中间是步兵。 后方,无数兵马如千溪汇流,仍在往队列内聚集。 三月十九日,邺城,天阴。 晨光出现的很晚。 曹军兵锋汇聚的压力,令人心头沉重,空气里涤荡着肃杀的气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