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书房。 曹操在纸上落笔,写下了郭嘉,荀攸,赵云,曹仁,夏侯渊等等文武的名字。 而后又写: 郭嘉:敢用险,善用险。当机立断,出奇制胜,料事精准,军谋奇才。 荀攸:奇谋多策,无征不从,前后克敌,独当一面,谋主之才! 赵云:世之儒将,强挚壮猛,一身是胆,破万军如入无人之境。 曹操是在写文武众臣的功勋,战绩,为他们定功。 封将的时候要用。 每个文武后方,又记下个人的具体功绩,带来了哪些影响。 这是件很庄重的事,只有曹操有资格执笔。 文姬在右侧,负责抄录他所写的评定。 貂蝉则在给曹操研墨。 郭嘉得到通传后,溜溜达达的从门外进来。 先给老板请安,又给两女执礼:“嘉见过两位夫人。”目光掠过貂蝉和文姬,心忖州牧家的女子,气象之瑰丽出挑,当真举世难寻。 曹操道:“奉孝过来有何事啊?” 郭嘉伸着脖子看他所写:“大家知道魏公在给我们写评定,让我来看看。” “封赏文武时,自会告知。” 曹操的书房外,众文武站成一排,将星璀璨,文臣良谋,多如云聚。 这些叱咤当世的文武站在一起,居然有种等老师批作业,想知道自己多少分的既视感。 屋里,曹操对文姬努了下嘴。 文姬就把自己抄录的那一页关于郭嘉的定语,给他看。 郭嘉接过,看两遍:“我善用险吗?我那些献策,都是想好的,成功的概率很大。” 没逼数,和贾诩一样。 他还觉得自己没献过毒计呢。 官渡之战前,郭嘉在十败十胜论后,顺势向曹操提出平定北方的宏观战略,坚定了曹营各部必胜的决心。 这次征乌桓,曹操虽然没带郭嘉。 但他在战前就为北击乌桓,操盘献策,制定了计划。 战略战术上是曹操实控,指挥兵马。 但郭嘉人在邺城,心却跟着飞到乌桓去了,通过讯珠和曹操一天联系八遍,商榷计划。 曹操对他也足够信重,许多计划,都是和他商议的结果。 能在入冬前的短短时间,攻克乌桓,郭嘉功不可没。 曹操在其评定论功的细则上,写的很清楚。 至于他说自己没用险,曹操不搭理他。 执笔继续写,程昱:善断大事。性格刚戾,与人多迕。 曹操给程昱的评价是勇冠贲育,文可治一方,武可统兵战万里,既是上谋,亦是良将。忠勇无二,狠厉决绝。 程昱确是曹营的头号狠人。 曹操写完放下笔,看郭嘉还等在旁边,劲劲地从文姬那里把他写下定语的名单,都要过去看一遍。 “魏公大才,知人善用,品评之准,透彻人心。”郭嘉赞道。 “你过来到底想做什么?” “我听说鲜卑也派了一支使节队伍,要来贺魏公大婚?”郭嘉说。 确是有一支鲜卑部落南下来访,不是之前交过手的东鲜卑,而是位于草原中间,历史上鲜卑部落中最强的一支,也就是后来以轲比能为首的鲜卑。 曹操已让人传讯北关,放其南下,要看看对方意图。 既然不是东鲜卑,曹操从中看到了可以利用的机会。 对方在寒冬二月,从大草原南下,其间的风险和阻碍,可想而知。 必有重要之事,曹操也想借机会听听草原上的动向。 “我想北上,去迎这支使团,顺便观察他们的意图。”郭嘉请缨道。 曹操暗忖奉孝倒是知我心思,想一块去了。 “我已让人去了,北地苦寒,你往北迎…不合适。” 潜台词:天冷,你虚的厉害,再冻病了。 郭嘉撇嘴:“我哪有那么虚,往北走一走还是没问题的。” 你可有点逼数吧…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