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另一侧是陷阵营的主将高顺:“乌桓人只要不是缩在城内,我陷阵营不怕打硬仗。” 夜色深暗。 柳城大门打开,驰骋出一队乌桓兵,准备去援楼班。 但蹋顿确实有所防备。 第一队数千军出去,走出三四里,后队又有一支队伍驰出。 两队相互配合,随时可以彼此支持,防止被伏击。 接到斥候报告,敌军已出,高顺请战道: “我先率部打前军,待我与敌军接战,将军再出兵,阻其后军!” “不!” 张辽略一思忖,道:“由曹纯带虎豹骑,更灵活。他先从侧翼杀出。 这里的距离和地形,其实不适合打伏击,对方又早有准备。先出轻骑,高顺你带陷阵营,目标是后军。” “我居中策应,防备变化!” 满山遍野的喊杀声。 曹纯率先领军冲出! 对面,领兵出城的乌桓将领古拖道:“蹋顿单于所料不差,汉军有埋伏,迎敌。” 敌我双方,这一晚的交锋,围绕柳城展开,多处燃起战火。 曹操的主要用意,不是为了打伏击,而是调动对方出城。 自古以来攻城战最难打,消耗大,动辄数月。 更何况曹军远征,缺乏大型攻城器械。 乌桓如果全程固守,互为支援,破城将旷日持久。 曹操想在入冬前,攻克乌桓,听起来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要调动对方出城,消耗对方,避免攻城战。 当晚的厮杀,损失最重的是楼班部,近乎被全歼,只少量逃兵得以幸存。 作为乌桓单于之一的楼班,被重骑击落马下,惨遭生擒。 次日上午。 能臣抵之,率军来到楼班遇袭的位置。 战场上只剩下乌桓人的尸体。 能臣抵之昨晚也遭到一路汉军阻击。 双方互有伤亡。 那队曹军的目的,就是拖住能臣抵之,让他不能援助楼班部。 蹋顿预先判断出曹军可能会半路阻击,他也做了不少针对性的安排。 张辽,曹纯,高顺,与其交锋,占据优势,但蹋顿的人并未死战,很快撤回柳城。 两支援军,都没能挽回楼班部被歼的命运。 次日上午,曹军又来城下叫阵,并且将昨日锤杀的俘虏尸骸,垒砌放在城外。 当曹军从新的战俘中,推出一人,城头的乌桓兵大哗。 推出来的是楼班单于。 其披头散发,脸上,身上皆是血迹。 曹操挥手下令,负责行刑的曹军,遂在两军阵前,斩首楼班单于,将其脑袋扔到了城头上。 “我必不与汉军干休,当死战!” 城内,蹋顿怒喝道:“鲜卑应该已收到消息,可曾出兵,走到哪了?” “不知!” “去探!” 曹军大营。 曹操回来看了看地图:“鲜卑出兵没有?” “还未有消息送来,但鲜卑近年来无人敢锐其锋,自觉鼎盛。 沱河环部在我们手里吃了亏,他们闻讯后,定会出重兵!” “传令各部,建功立业的时机到了,杀外族,不受降,皆斩!”曹操道。 Ps:求票~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