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柳城以东。 下午申时。 曹军来袭,蹋顿召集人手的消息,很快传到了乌桓另一单于楼班这里。 常岜是一座小城。 楼班领一万五千乌桓精锐,在这里驻扎,和柳城的蹋顿,下山城的能臣抵之,形成三角形的防御体系。 闻蹋顿传讯,楼班立即下令,让五千骑往援柳城。 因为本就在战时,兵马齐备,楼班聚集部众的速度非常快。 他和蹋顿所在的柳城,距离不足五十里,快马可迅速形成支援。 加上能臣抵之,三者的地形与官渡时的白马,延津,阳武三地,互为犄角相似。 楼班亲自领军,接近柳城时,天色已擦黑。 他在前行中,却是遇到第二波斥候,来告诉他,柳城的战事已结束。 大规模的攻城,是不可能一战定胜负的。 曹军发起攻势,杀了不少人,天黑后便已经收兵。 但在曹军的冲击下,柳城内外,尸体遍布。 城内还有人配合曹军,试图烧毁粮草。 乌桓三郡是汉人和乌桓人混居,有部分曹营的探子潜入,并不困难。 蹋顿怀疑曹军在城外杀俘邀战,就是为了吸引他们的注意,让城内趁机举火烧粮。 好在发现的早,粮草只烧毁一小部分,影响不大。 城外二十里。 楼班听到曹军已退走,道:“斥候散开,加速前行。” 五千军继续推进。 天色已经全黑。 全军行进之中,楼班忽然感觉地面震动,侧耳倾听,立即判断出是大量战马驰骋的声音。 “有汉军从侧翼的山野中冲出,想伏击我们!” 楼班不惊反喜。 这里位于乌桓大军交织的三角区域内。 他只要和汉军接战,能臣抵之和蹋顿,很快就会派兵过来,围杀汉军。 “汉军想在这里伏击我?” 不管是袁绍麾下,还是曹操的兵马,乌桓人统一称呼为汉军。 楼班从容道:“列阵迎敌!” 乌桓是马上民族,轻骑兵为主,身上近乎没有甲胄,主打一个灵活性。 他们变阵的速度,让人叹为观止。 汉军策骑出来,他们快速拨转马头,形成一个准备迎战的三角阵列。 远处。 汉军来的并不快,似乎在缓行逼近。 “汉军怎会这么慢?” 楼班身形消瘦,常年骑马的原因,有些罗圈腿。 其双目明亮,紧盯着汉军来袭的方向,心下有些不安,因为汉军的来袭很反常。 地形,时间,都不合适。 更重要的是冲阵伏击,岂有如此缓行的道理? 黑暗中,汉军逐渐清晰。 数千汉军,呈雁形排开。 楼班伸出舌头,舔了舔嘴唇。 他握紧长矛,已做好了和汉军搏杀的准备。 此时,汉军逼至一百五十丈外。 楼班一声‘开战’即将出口,却见前方的汉军加速,如潮水分流,往两侧分开。 “侧翼防护,曹军想从两侧破阵!” 楼班迅速喝令队伍严防。 乌桓兵紧跟着往两边分流,划出两道大圆弧的汉军,调整队列。 就在他们的注视下,汉军分流的位置,忽然亮起一支支火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