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 郑玄听到众多冀州官员,查看农事后,与兖州的官吏交谈,低声对身边的姚敬道: “静之,你观察兖州也有段时间了,感觉如何?” 曹操回来后,坐到貂蝉和文姬身畔。 两女一个给他吹茶,一个给他念诵各地送来的各类消息。 曹操用寅当背靠,看起来颇为惬意。 ……姚敬收回视线,道: “兖州牧带领冀州这些人来,显然是盘算好的。 冀州官吏看见兖州丰收,个个眼热,对他的追随之心,无形中就深了一层。” “他是想消弭此前大量杀戮士族带来的反弹。” “兖州,豫州等州郡治理之快,三四年便见气象,其人有治国的才略,毋庸置疑。” 另一侧的崔琰道: “但他做事过于酷厉,谁挡在他前边,不符合他的利益,他就除掉谁。 民屯,兵屯,这是强迫别人一直给他卖命。只要加入兖州,再无脱身之日。” “还有他推行的兵制,我仔细研究过。 每一个兖州兵,都被统计编户。 有些部卒的家人,在部队出征后,还会被集中起来居住,就相当于用士兵的家人做威胁,谁当逃兵,违反军令,全家连作皆死,可不得作战勇武吗?” 姚敬道:“你是知其一,不知其二。” “兖州麾下兵马,过半是最初筛选流民成军,匪性不改,做些限制,难道不是好事。 乱世用重典,赏罚分明是对的。 治世以儒为规,崇教化、尊礼仪,施善策,但不适用当下。” “静之说得对。” 郑玄道:“若想让乱世恢复治世,当重刑立法。否则绝无数年间,成就眼前气象的道理。” 崔琰有些不服气。 曹操险些将崔氏连根拔了,他满心怨气。 但见识过曹操的手段,却是再不敢公然表现出来。 郑玄大步迎向在远处喝茶的曹操: “魏公,我观之三日内必有大雨,或有积涝之事发生,当做些准备,提醒民众。” 两天后,事实验证了郑玄的嘴开过光,天气预报超灵验。 “郑司农名不虚传。” 等雨过天晴,曹操继续在兖州,豫州走动,查看水利兴修。 九月中旬,一行人重返邺城。 此时冀州境内,有往幽州增兵的迹象。 幽州苦寒,如果不能在冬季前攻下乌桓三郡,就要等来年开春,才能再用兵。 而曹操最不想浪费的就是时间。 视察农耕后,发现粮备丰足,立马支棱起来,准备对前线进行换防,加强攻势,争取拿下乌桓。 长期征战,士卒会有厌战情绪。 兵马换防,很有必要。 多日前,鲜卑沱河环部南下参战,接近乌桓时,遭遇曹操所命,北上征伐外寇的张绣部阻击。 沱河环部人马六千余,两方数量相当。 战况惨烈,折损都接近三分之一。 沱河环部战后被迫退回,放弃了对乌桓的支援。 但沱河环部遂又联合比邻的鲜卑纳及部,打算报复曹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