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乌桓单于蹋顿,时年三十七岁。 其少时便骁勇善战,部落内外,皆将其比作冒顿。 要知道冒顿曾是匈奴的强大霸主,一度纵横南北,雄压百蛮。 此时蹋顿正亲自领兵,准备应对兖州的攻势。 兖州利用士族和乌桓交易人口的路线,从南边的通海口摸上来。 蹋顿闻讯,立即调遣兵马,迎击曹军。 正午,天色阴霾。 蹋顿单肩披着一件薄皮袍,露出贲凸的肌肉和粗黑的皮肤。 他在看一封信函,却是袁尚遣人送来的。 袁尚被曹操放出来,北上到了冀州边城,顺利接管了一支袁氏残部。 他知道兄长袁熙在乌桓后,便给乌桓来了一封信,寻求合作抗曹的机会。 袁尚在信中写道:他将汇聚冀州内外,反对曹操的全部力量。 如果能和蹋顿合兵。 两者一东一西,有望重夺冀州。 兖州势强,袁尚能聚集一部分冀州内部,袁氏的残留力量,对蹋顿来说,求之不得。 “汉人忙于内斗,若鲜卑能同意与我乌桓合兵,指军南下,所得必丰厚之极。” 蹋顿的目标是至少不能让汉恢复一统,稳定强盛。 汉人动荡,乌桓才有机会。 蹋顿的视线,落在一张巨大的牛皮地图上。 其上标注着两条兖州军来袭的路线。 一正一奇。 “兖州以为从南边的港口上来是奇兵,却不知他们内部不稳,早有士族暗中通知我。他们的兵马登船时我就知道……从南边上来的兖州军,用不了多久就会闯进我布下的陷阱。” “用汉人的话说,这叫将计就计。” 蹋顿坚韧黝黑的脸上,泛着稍许喜色。 ———— 外攻乌桓,内肃士族。 曹操在八月,继续北上,进入河间。 河间位于中山和渤海郡之间,从清河上来便是,继续往北,则进入幽州。 清河崔氏把刘氏推出去祭天以后,其他士族见有人带头,暗中来找曹操投降的人就逐渐增多。 八月中,天气炎热。 甄烟乘坐车辇,来到河间北侧的高阳县。 曹操这次大兴刀兵,对各家士族来说,极具威慑力。 清河刘氏有宗室血脉,向来兴盛。 但同样没逃过曹操的‘毒手’。 曹操清剿士族的决心,可见一斑。 而士族主动找他上交土地后,他转手把这些土地,分给之前在士族手下被奴役的民众。 于是就出现了一个现象。 之前被士族奴役的民众,有了自己的土地和曹军的支持,胆子就跟着变大了。 他们开始仇视之前奴役他们的士族。 两者形成了彼此钳制的关系。 当下不用曹操继续杀士族,力量被削弱后的士族,已日渐自危起来。 得知曹操在河间的高阳县落脚,来访的士族不断增多。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