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艹……刘备怔了怔。 他还没开始劝降,赵云居然反过来说降他! 他有些不知怎么回应。 “玄德兄长可曾想过,我兖州如今已掌四州之地,拥兵数十万,纵横不败。而兄长还未起步…” 赵云情真意切,战袍飞扬: “兄长若携云长,翼德来投。云愿一力保举,届时神州早日得安,岂不是无上功业?” 刘备的心彻底沉入谷底。 赵云说的,简直是灵魂拷问,以他的辩才,竟也无言以对。 是啊,曹操发展的太快了。 他还没起步,凭什么招揽赵云,反过来和曹操对战! 连张飞都有些傻眼,嘀咕道:“赵子龙说的好像也没错。” 冀州军主将在一侧听了半晌,感觉再聊下去,刘备就该叛逃了,挥手道:“杀上去!” 其身后部众,当即纵马杀来。 赵云朗声道:“尔等以为,我统兵来袭乌桓营地是为何?” 冀州的主将是颜良。 其体魄高大,冷笑道: “你们不过是想袭黎阳,真当我们看不出? 黎阳重兵驻守,曹军若敢去,便是自入死地!是你兖州中计来袭而不自知。” 两方唇枪舌剑,兵马对驰,相互冲阵! ———— 袁绍确实在黎阳另有布置,屯下重兵,蓄势以待。 他之前一直让冀州各方,往黎阳不断运送粮草。 其实那时候袁绍就有所布置,刻意突显黎阳的重要性。 在邺城受袭后,袁绍一直在蓄谋反击。 他把粮草都运到黎阳,是想诱导曹军袭黎阳,踩在他的陷阱里。 今日曹军来袭,袁绍全程笃定。 原因就是他故布疑阵,早有准备,甚至预判到曹军会来。 不过随后的战局变化,有些出乎袁绍预料。 夜色深暗。 黎阳往北六十里,有一座县城,叫池邑! 陷阵营兵马,本来归张辽统属。 高顺是张辽的副将。 他跟着赵云奔袭乌桓营地,主将张辽哪去了? 张辽把陷阵营给赵云统领,是为了轻骑急进,打击另一战略目标。 赵云打乌桓人,是实战。 但实中藏虚,隐藏目的是声东击西。 很少有人看出,黎阳往北六十里的池邑,军事地位,其实非常重要。 黎阳顶在黄河北岸的最前沿,被袁绍用来存放辎重。 后方的池邑与其互为支持。 大部分冀州运往黎阳的物资,都要在池邑中转。 且袁绍做了后手准备,部分辎重,就留放在池邑。 三更天,月照如银。 张辽统领的兵马,趁赵云所部在明面上吸引冀州,自己轻骑奔袭池邑。 张辽率领的是虎豹骑剩余的两千轻骑。 还有曹操亲军的二十重骑! 兖州这次奇袭,虚实并行,用张辽,赵云为将,以虎豹骑,二十重骑,陷阵营为卒,尽起精锐! “不管能不能破城,一个时辰后,立即退走。” 张辽下令道:“若能入城,火焚其粮草。” 二十重骑,集中力量,旋即冲向池邑的城门。 城头处,警讯惊起! 这天晚上,黎阳周边,战火频发。 邺城。 “报——乌桓骑营被破,首领白龙仆,被曹军生擒!” 这么快……袁绍从地图上抬头,神色意外。 乌桓兵营,半个时辰就被破了?! 袁谭道:“乌桓来助战的皆是精锐,怎会如此快被破营,再去探!” 再探也是同样的消息。 报讯的斥候,垂首道:“消息已确认过。” “我军从黎阳奔四十里,到达乌桓营地时,营地已只剩残兵,白龙仆被擒,而后斩首!” 袁绍沉吟道: “传令给颜良,让他从黎阳增派兵马,全力围剿兖州部众,既入我冀州,岂容他再退走?” 此后战讯不断传到邺城: “兖州兵马冲破颜良部的阻击,往南退走了。” “兖州还有一支部众,奔袭了我冀州池邑!” 袁绍收到池邑被袭时,才确定曹操看穿了他设伏的心思,在将计就计,反过来声东击西。 冀州倒是并未吃大亏。 池邑被张辽奇袭破门,纵火试图烧粮,但很快被扑灭。 袁绍得到消息后,再次调兵出营,去增援池邑。 不过曹军迅速撤离,回过头来又去尝试冲击连续分兵后的黎阳。 黎阳依然防备森严。 张辽才去和赵子龙汇合,两者合兵撤出。 赵子龙那一路,打完乌桓,与颜良,刘备三兄弟短暂交手。 即便刘备三兄弟参与,也不可能挡得住想离开的陷阵营,虎豹骑。 何况刘备出工不出力,没用全力。 赵云和张辽汇合后,呼啸而去。 到了兖州冀州交界位置,两人分开,一个回河内大营,一个往南,回兖州边境继续驻扎。 奇袭黎阳的战事,最倒霉的是乌桓人。 袁绍倒是很淡定。 他在凌晨时分,下达了另一个将决定天下走势的命令: “黎阳兵马整备,准备渡河,抢占南岸的兖州郡县!” 曹操连夜收到前线战报,得知黎阳的冀州军,已有登岸渡河,全面宣战的意图。 他看过战报,思忖道:“冀州要过河,定鼎北方的官渡之战,就正式启幕了。” 次日,曹操在书房收到一封拜帖。 而对方没有署名,神神秘秘。 Ps:这章二合一啊,求票~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