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皇宫。 晨光初露。 宗庙前,百官汇聚,兵马森严。 各方来观礼的使节,也陆续露面。 他们都在观察接管了宫防,伫立在周围的兖州军。 张辽披甲站在宗庙外的广场上,等候迎接曹操。 而在皇宫的一间偏殿内,董贵人走了进来。 她父亲董承,正焦急的踱步,面带愁容。 “阿父在等消息?”董贵人问。 董承眼里全是血丝:“昨夜开始,我们安排的一些人手,布置,陆续失去联系。” 董贵人意外道:“阿父是说,我们还没动手,兖州就先把人抓了?” “嗯。” 董承神色不安:“这说明我们的布置,没能瞒过兖州,今日之后…” 今日之后…大难临头。 董贵人眼中掠过一丝冷意:“事到如今,只有曹操死,我们才能无恙,阿父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那日他在朝堂上杀人,可有多凶狠,他不死我们就得死。何况他藐视陛下,本就该死。” “好叫阿父知道,我也做了些安排。” 董承惊道:“你?” “阿父放心,他要利用陛下,便不会轻易动我,真要有事,我也有办法自保。”董贵人恨恨的道。 宗庙外,皇帝和伏寿并肩出现,只差曹操了。 ———— “州牧走了。” 郭嘉从曹府的一间偏殿里出来,打了个哈欠。 他和贾诩跟随曹操来洛阳,有各自的任务。 两人要把潜入洛阳的各方细作,刺客,对兖州有威胁的人肃清。 在正事面前,郭嘉暂时放下了收拾贾诩的打算。 俩人合作,贾诩负责一条线,郭嘉负责另一条,各自埋头苦干。 郭嘉出来透口气,又回到殿内。 他这间殿宇内,有十余书吏,正在忙碌。 这些人都是精挑细选,各有所长,在辅助郭嘉筛选讯息。 此前,戏志才负责兖州各地的人口普查,造册。 仗打到哪,兖州占领了哪个州郡,戏志才就会立即统计人口,配发验传(身份证明)。 兖州对人口的普查密度和细致程度,可能是现阶段各州之首。 亭长是秦汉时期的基层官职,负责一亭的治安、管理停留的外来人口、协商民事纠纷等职责。 曹操结合后世经验,在亭长之下,又设小吏,专管区片人口。 邻里之间要相互识别,不认识的人,及时上报。 这么严格细致的人口排查,加上验传制度,就是为了防备间谍。 兖州打下司州,已近半年。 洛阳及周边地区,先后进行过两次人口普查。 而各方派遣的细作,进入洛阳,最早也是近两个月前,收到皇帝要迁都东归的消息以后。 也就是说大部分间谍,都集中在近期,到洛阳活动。 有了时间线,郭嘉,贾诩便展开排查。 近期进入洛阳的行商,迁来的人口,都是筛查目标。 这是一项讯息量庞杂到让人难以想象的工作。 但对贾诩和郭嘉这一级数的人来说,还算不上困难。 郭嘉接手不过三五日时间,就在排查过程中,抓出多条有用线索。 有些看似错综的消息,送到郭嘉面前,他能迅速从中锁定有用的那一条。 两天前,有吏员送来消息,说一个行脚商牵着一头老驴,驮着货物进入洛阳,被城门尉检查验传,记录讯息,放入城中。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