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曹操:“你觉得是谁?” “黄天道,嫌疑最大。” 贾诩思索着道: “对方这么做,可能有提醒州牧的意思。传一卷简书来,而不是行刺,隐晦的表达他们不想和州牧为敌?” “有没有可能是他们发现我兖州越来越强势,且州牧此番突破,引动天象,让对方倍感忌惮。 传书过来,有祝愿州牧掌天下之权的用意,想和解?” 曹操琢磨片刻,摆摆手,示意队伍继续前行。 隔天上午,进入徐州最北端的琅琊境内。 行进过程中,典韦,许褚,王越,轮替彻查周边,防止有人隐在暗处。 但那个送信的人,再未出现过。 曹操的车驾,进入琅琊,便有另一支队伍迎过来。 为首一员将领,身披精甲,身形雄伟,面庞中正,是黄忠。 “见过州牧。” 黄忠翻身下马,大礼觐见。 “汉升快起。” 曹操从车里出来,笑道:“我曹营发展至今,多亏你等四处征战,频立功勋。汉升次次以大礼见我,我如何敢当。” 黄忠在外驻兵两载,既防守曹营边境不被外侵,亦是随时等候曹操命令,北抵青州,南攻徐州。 此时曹操过来,琅琊已近乎被黄忠攻克。 只剩最后一小片区域,被陶谦故旧死守。 曹军打下邳前,驻营的徐州彭城国,也是黄忠用兵打下来的。 青州也有小半区域,被黄忠占据。 青,徐两州相加,近乎有一州之地,是黄忠用兵以来的功绩。 他用兵风格稳健,不求一战定乾坤的大胜,而是一点点蚕食推进。 因此表面上看不出显著功勋,可如果过一段时间,回头来看,会发现曹军在青州,徐州,一直在推进。地图范围不断扩张。 “我军已攻克琅琊郡阳都县。” 黄忠汇报道:“我亲自进城找过,诸葛氏曾在城内居住,但不久前已迁走,怕是要让州牧失望了。” 诸葛亮现在应该在十三岁上下。 他出生在阳都县,是琅琊望族。 诸葛亮的父亲,做过泰山郡丞。 他小时候父母相继过世,与弟弟诸葛均,跟随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去豫章赴任。 后来诸葛玄,又去投奔了荆州刘表。 这时候诸葛亮已不在阳都,去了豫章? “走了也无妨,说明没缘分,我们先做自己的事。” 曹操:“元让,伱与子廉留守徐州,用兵缓进,对外做出战事延续的假象。” 元让,子廉,指的是夏侯惇和曹洪。 两人当即出列领命。 “我们走!” 黄忠带六千精锐,并入曹操的队伍,以太史慈领骑兵为先锋,继续北进。 这一次,队伍甫一开拔,曹操便全力推动兵策瞒天过海,暗度陈仓,遮掩行迹。 整个队伍六千五百人,全部隐匿消失。 外界会以为他进入琅琊,在平定徐州最后的战事。 实际上曹操领兵暗中北进,另有行动。 琅琊郡已是徐州北端,过琅琊就是青州。 曹操亲自带队,到了接近青州边境的区域,转而从兖州境内,往西突进,全程秘密行军。 到了兖州以北的东郡,时间是六月的最后一天。 他们这支队伍,转为再次北上,经兖州自己的渡口,暗渡黄河。 当初曹操带赵子龙,在这里打过管亥试图闯入兖州的兵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