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车驾内,曹操在看一本兵书。 他的各项天赋,兵家是弱项,看兵书也就最多,时常学习。 汉末有良将,但没有顶级的帅。 后世说曹操的军事能力很厉害,那是指理论方面。 他批注过孙子兵法,被许多大家奉为兵典,反复研读。 但兵理,不是战场上攻无不克的兵家实战能力。 史上的曹操,很多时候被情绪所左右,至情至性是他的优点,有时也是致命的缺点。 他在孙子兵法里批注的东西,受性情所限,很难全部学以致用。 历史上的汴水之战,打徐州,赤壁,曹老板都犯过致命的错误。 不过现在有了词条的提示和穿越的预见,克服了这些毛病,所以他对兵家的理解,应用,亦随之突飞猛进。 贾诩也在车上,低着头整理小册子,落笔如飞,似乎在演算某些东西。 他是谋士,也是顶级的战略家。 他在进行庙算,对徐州之战预演成败,评估风险。 怎么打更安全? 车外重骑护行,取道往南。 “州牧,我们这是去哪?” 贾诩知道要去与太史慈部汇合。 但车驾入豫州,开始往西南方向行进,明显偏离了既定路线。 “咱们得南阳以后,局势趋稳,还没庆祝过,来豫州看看农耕丰盈的情况,就当庆祝了。” 豫州今年也开始全面推行军屯,民屯。 用分地的手段,吸引骗来的流民,被打散分布在豫州,兖州两地。 单从这两州来看,开春后的田间地头,已有了几分区别于乱世的‘人气’,拉犁耕地者不少。 车走在官道上,两侧的地里,常能看见耕作的农民。 曹操偶尔掀开车帘,略感欣慰。 队伍行进数日。 这天夜色初降,来到一处山区,停止了前行。 但见左右山势连绵,草木葱茏。 不过并无高山雄峰。 曹操看了眼行军地图,位于老家谯县西南方向,和汝南交界的三不管地带。 从未听说过这一区域,有大墓。 这里很可能存在一处为了防止盗掘,而暗中下葬,不立坟丘的隐墓。 词条有具体的位置提示,曹操按图索骥,很快确定了大概位置。 背依山势,地势颇高,前方有一座小湖。 看起来并不是什么风水宝地。 曹操让令晋探查具体位置。 这是他首次亲临现场,令晋准备拿出全力,务求没有半点危险和疏漏。 他单膝跪地,附耳趴在地上,用的是一门濒临失传的古术,搜天听地之法。 但凡大墓,都会在内外播洒虫药。 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仍能发挥作用。 所以大墓所在,周边蛇虫鼠蚁近乎绝迹,生机匮乏。 凭令晋的本事,一耳朵就能听出哪里有墓葬。 此刻,他听了两耳朵,左耳朵听完,换成右耳朵。 居然没听出墓葬的具体位置。 地下蛇虫鼠蚁存在的微弱声音,在修行过的令晋耳中,听得清清楚楚。 ……他反复聆听,得出结论,这里不是死地,生机勃勃。 布置这处墓葬的是个高手,反常规。 要么就是墓葬埋的非常深。 没关系,令晋也是高手。 他探出自己那对变化多端的手指,刺入地表的泥土下,进行感应。 令晋在附近变化了数次位置,低语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