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信是袁绍来的,内容是忆苦思甜。 回忆两人自少认识时,一起行走四方,和众人共组奔走之友,为天下事奔忙。 末尾说,若两人相合,将纵横南北,天下无敌。 先回忆过去,积累情感。然后畅想未来,构建远景,袒露目的。 信写的很煽情。 但在天下兴衰,最高王座面前,哪有什么私人情感。 从董卓入洛阳,天下分崩到现在,三年半的时间。 北方诸雄当中,只有曹操和袁绍是一个量级。 两人的胜负,将决定大汉最重要的几个州郡归属,甚至能初定天下格局。 袁绍在信的末尾,希望曹操归附他,并明言他有把握,胜过曹操,只是不忍心全力兴兵,曹操若能依附冀州,他以国礼相待,一如从前。 信上还邀曹操过黄河一会。 曹操是不可能去赴约的。 最初是袁绍建议招董卓入洛阳,而他看到董卓难治,又抽身逃出洛阳,然后蓄谋立刘虞为帝。 袁绍无君无国,心里只有家,他不可能成为一个好皇帝。 让曹操屈从其下,更不可能。 士族门阀之家掌国,以后来的司马家为例,只会让国破家亡,需索无度,奢侈之风盛行。 士族阶级掌权后,会进一步加剧政治问题和社会矛盾。 扯远了,曹操收回心神。 对车外的斥候说:“回去告诉荀司马,他不是处理不了,就按他想的来。” 对袁绍的来信,兖州将不予理会。 曹操甚至没有回信给袁绍,再谈一谈的兴致。 摆明车马,战场决胜就是了。 既然都想当皇帝,看谁能战无不胜,挑起山河之重。 车驾内,曹操在行进中,仍不时有各方消息,汇总过来。 当下的兖州,东线和徐州交锋。 西线赵云率虎豹骑,与张辽一正一奇,相互配合。 张辽从正面抢地盘,赵云领虎豹骑,利用高机动性,在北线穿插,奔袭凉州军,一步步压缩他们的生存空间。 李傕,郭汜,樊稠无奈下,只能逐渐西移,和凉州另一侧的马腾,韩遂交锋。 曹操对西北的布置,正在展开。 而他这次出行,乘坐的是贾诩改造的那辆大型车辇。 车子很沉,要以双马拉拽。 但内部空间宽敞,如同一个移动的小书房。 文姬穿着洁白的收腰长裙,同色的罗袜,坐在车上固定的矮席前,一丝不苟的完成着书吏工作,帮曹操记录收发消息,传达命令。 “西线来报,说皇帝趁我兖州对凉州军用兵,派密使招降杨奉等原凉州兵马,行分化之策。 杨奉率兵,带徐晃等部将,进入长安,受皇帝封赏。” 文姬写的一手好字。 她一边抄录讯报,一边声音清澈的读给曹操听。 杨奉早年参加过白波军,历史上曾在李傕麾下,后来又背叛李傕,护送皇帝刘协,东归洛阳。 再之后依附过袁术、吕布。 他手下的徐晃,是一员良将。 “皇帝想招降一些人,你怎么看?” 曹操鼓励文姬,说说自己的看法。 “皇帝急着想抓住权力,渴望摆脱别人的钳制。” “但他毕竟太小了,这几年,皇权又被董卓等人,一而再,再而三的压制,已无威信可言。” 文姬说:“皇帝还是急了些,可他不这么做,又怕错过机会…不得不为。” 曹操嗯了一声:“皇帝很快会发现他做的越多,错的越多。” 另一侧的貂蝉在埋头算账。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