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十月末已颇为寒冷。 王越用了两个时辰,将王允的府邸内外,每一处细节,都翻查了一遍。 没有别的收获。 他完成目标,又去皇宫看了眼,便抽身离开长安,在数日后回到兖州。 而此时曹操等众人已离开大野泽,回到昌邑。 王越回到昌邑,曹操在书房见他。 “情况如何?” “王允可能死了,有一具无头尸,死在其府内的暗格里。” 王越,“我检查其府邸内外,凶手没留下任何痕迹,府内没有活口。” 在他这一级数的高手看来,凶手进入王允府邸,只要来过,必有痕迹可查。 包括脚印,战斗时发力,周边建筑,物品受到冲击,都会有一定的痕迹留下。 但王越一无所获。 “对方的身手,要么高到了离奇的程度,要么…就是王允身边的人,本身就在他府上出入,所以事后看不出多余的痕迹。” 王越拿出王允留给曹操的敷面薄皮。 曹操扫了眼其上的小字,又问: “长安形势如何?” “大乱,皇帝的护卫军,禁军,一些将领统兵,竭力抵御冲入长安的凉州军,两方胜负未分。” “不过宫禁还没丢。” “凉州军没能控制长安。只是王允的死或者失踪,让他这一系的人措手不及,被凉州军占了优势。” “王允的相关消息,不要外露。” 王越答应一声。 王允的生死,对曹操来说,会阻碍一些事。 但问题不大,私交上来说,倒谈不上太深的交情。 不过泄露出去,貂蝉可能会伤心欲绝。 王越重新上岗,隐在暗处。 曹操独坐了好一会。 王允把控朝政,实际已成为另一个董卓,只是控制皇帝的方式不同。 董卓和皇帝站在对立面,手段暴虐,和所有人都是敌非友。 王允则在表面上和皇帝站一边,通过手段影响皇帝,本质上是相似的。 从动机上看,各路人马,都有杀王允的可能性。 但从实际利益分析,只凉州军,勉强算是既定利益获得者。 可他们也同时被推到了风口上,成为董卓,王允之后,有望控制皇帝的新势力,被天下瞩目。 有人袭杀王允,是想让天下局势更乱,凶手能从中得到什么? 曹操反复思量。 长安惊变,皇帝昨日发诏命,传告天下,要求四方勤王,入长安平乱救驾。 但各方目前都没什么动静。 不过凶手袭杀王允,毕竟不是小事,后续肯定有目的露出来。 十一月初。 兖州一边积极备战,观望长安变局,一边发布屯田策,通告兖州,豫州各郡,也是针对全天下。 其他州郡,亦有屯田相关的消息,随之流传。 因为连年征战,空置的土地,多不可计。 而想要打仗,离不开粮备支持。 如今兖州兵马强势,原因正是因为屯田,得到了更充分的粮食。 曹操颁布屯田策,根本目的是要充分的利用土地和人口资源。 他颁布的《置屯田令》传告各地,指出: “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世之良式也。” 意思就是秦国的商鞅,和汉武帝刘彻,都在一定程度上,推行了屯田的办法,定国安邦。 虽然他们的屯田,和曹操推行的屯田,并不完全一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