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曹操在谯县落脚,没急着回昌邑,主要原因就是为了解决士族问题。 谯县距汝南,颍川两地都近,闻讯而来者皆有结盟之意,可互借其势,以为助力。 【荀旉,字幼慈,颍川颍阴人】 【荀氏八龙之末,被称作八龙先生。汉末史家,他是荀氏决策的重要推动者】 【荀悦,字仲豫,颍川颍阴人。汉末名家,善以笔喻人,修行家一脉。名士荀淑之孙,前司空荀爽之侄,荀氏八龙之首荀俭长子】 曹操往荀旉,荀悦所在处迎上去。 双方见面,自有一番客气。 这次来的士族,以荀氏荀旉为首。 其次是颍川陈氏,也有家中长者前来。 还有多家士族齐聚。 曹操和荀旉碰面的城郊,不远便是淮河中游的一条支流。 当地引水成湖,水泽丰沛。 曹操就在湖畔接待几家士族,安排了湖鲜,招待众人。 战国的时候,就有火锅,汉时则流行“染炉”,即一人一案,一人一炉! 陶制的炉子上,有网格状的黑色条纹,造型古拙,两侧有耳。 每人的矮席前,都放一个小炉子。 有人负责切鱼,鱼片要求薄透可视。 然后把鱼肉放在滚水里摆动,鱼肉瞬时收缩,夹起来入口,鲜嫩,滑润。 这种吃法在汉代也叫烫食。 典韦,许褚被曹操允准,在他稍后的位置,入席作陪。 典韦把整碟的鱼肉,驴肉,都倒入锅中,然后夹出来,满满的一筷子。 他蘸上佐料,大嘴一张,全部收入口中,眼睛立马亮起来。 席间有人问:“听说黑山贼不久前也来合攻兖州?” “确有其事,已溃其众。并州太原,王氏闻讯将与我兖州联合,互通消息。” 回应的是下午才到谯县的戏志才。 他话中的意思,是黑山贼不仅被击溃,兖州还借此和并州王氏,取得共识,形成了结盟。 一些消息,在谈话间呈现出来。 各家从中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方面,后续便可以和兖州展开更深入的联系,形成共同利益。 散席后已是晚上。 荀旉要在曹氏祖宅,留宿一晚。 他和荀悦来到曹操的书房。 这时候才开始详谈。 士族当中,荀氏,陈氏,王氏这些,都有自己的关系网,和兖州士族交集的地方不在少数,甚至有部分族人,门生在兖州为官。 曹操是要借助荀氏几家,对他的支持,以争取更多士族站队。 灯烛长明。 直到亥时,荀旉和荀悦,回到客舍。 “和文若说的一样,其他州郡尚在动荡争执,兖州局势已趋稳,眼下又实控豫州,极具气象。” “八叔的意思是咱们来挑这个头,与兖州结盟?”荀悦道。 “我荀氏即便不站出来,文若在兖州任司马,也是天下人皆知。 荀谌在冀州,却是不见进展。” 荀旉道:“袁氏只信任他们袁家人,我们想依附,人家也不给咱们这个机会。 不如干脆些,你看虞氏,虞文那老家伙速度最快。这时候反而清闲,人都不用来。” 荀悦道:“文若来信说,曹州牧的偏房是虞氏女子。我问是哪一支,文若回信让我别多打听。” 荀旉莞尔道:“虞氏下的注最大,是长房那一支的女儿,嫁给了曹州牧…”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