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城外战鼓擂动。 刘详不知道的是城内有人闻听鼓声,便得到了动手的讯号。 一个看守长垣粮仓的小吏李良,不急不缓的在巡检粮仓的过程中,将一个火折子抛入了粮垛内。 十余息时间后,这处粮垛窜起烈焰,大火快速往周边的粮垛扩散。 再有十余息,已是火光冲霄。 火势能蔓延的这么快,说明粮垛内事先渗过火油。 而李良只负责点火这一项,是谁先来这里,什么时间来将粮备渗入了火油,李良并不知道。 渗入火油,从外表看不出,嗅不出异常,才能让人无法提前发现。 想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大概在昨日之前,这些粮垛内就渗了火油……李良猜测。 毕竟昨日刘详统兵入城,立即接管了粮备,层层看守。 若在昨日以后,不太可能做到。 而如果是昨日以前就埋下火油,则需要有人提前判断出这里会被袁术的人接管,才能预先安排。 这一点似乎更加匪夷所思。 不管是昨日之前,还是昨日之后,对李良来说,都有想不通的地方。 他干脆不去多想,只负责完成自己的部分。 他点火后,城内人员奔走,混乱不堪,忙于救火。 李良却是脱身来到城内的一座院落。 他在这里,见到一个体态消瘦佝偻的老妇。 没人能从这老妇身上,看出她是三大名姬之一的卞青玉。 曹操负责预判袁术的作战意图。 卞青玉的青笔吏暗中埋伏,提前往城内粮仓,渗入火油。 在今晚引燃,让城内缺粮。 城外则有曹营大军围困。 刘详收到粮备被烧的消息,眼前一黑。 城内的粮备被烧,意味着他们只剩下随身携带的行军粮,最多能食用三四天。 城外,曹军已趁势发起了攻城战。 而刘详迅速将消息,通过讯简,再次告知袁术。 封丘大营。 袁术在这里驻扎的兵马过五万精锐。 袁术亲自挂帅。 他收到消息,长垣县粮草被烧,亦是震惊不已。 刘详作为先锋,带兵入驻匡亭。 其实是个诱饵。 袁术的目的是引曹操来攻,自己再从封丘斜插上去,与刘详配合,吞掉曹操的兵马。 此为引蛇出洞的战术。 但他没想到曹操来的这么快,一天时间就围困长垣县。 县城的粮食又被焚烧。 袁术召集众将商议,遂决定派兵增员刘详,以击溃曹军。 袁术本有引曹操兵马前来的用意,此刻和他的原计划,倒也不冲突。 次日,袁术在封丘的兵马离营,往匡亭接近,准备援助刘详。 封丘在匡亭西南,两地相隔不足百里。 袁术亲统近三万军,斥候四出,探查路况,往长垣推进。 大军浩荡,骑兵,步兵混合。 清晨出发,午后,路程近半。 袁术通过探查,得知曹军从昨晚开始,数次攻城,与刘详部交锋不断。 而在大军中央,兵马护持下的袁术,手里托着一部典籍。 正是袁氏数代研读的易书,得到四世三公的袁氏先贤,一代代加持其气运。 每个袁氏直系子弟,都可以借助对易书的修行,从族中的易书原简中,借调力量,用之统兵则为兵策,用之读书则为文脉力量。 袁术行军中,采摘帐下谋臣,将士的一缕兵家气息,送入易书,而后抽取加持己身,观望沿途行军的区域。 得易书气运加身,袁术对兵家的观望察敌之术,不学而通,能看破一切隐藏和埋伏。 但他沿路过来,没发现任何异常。 和刘详的联系,也佐证了曹军在长垣县外,打攻城战。 袁术知道曹操善用谋,怕中了埋伏,相当谨慎。 此时袁军兵马,沿官道疾行,烟尘四起。 然而不论是斥候,还是袁术的察敌之法,都没能发现,曹操和张辽,带虎豹骑和并州精锐,在兵术遮盖下,就埋伏在两三里外,起伏的山岭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