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曹操没吭声。 华佗想了想道:“我可以在兖州设医馆坐堂,但州牧每年要让我出去行医至少三月以上。” “一言为定。” 合则利的事情,对华佗和张仲景来说,好处远大于弊。 自有相关人员随华佗下去,安顿诸事。 曹操心情颇好。 华佗,张仲景,两位医圣。 他们之外,当代还有个董奉,合称建安三神医。 乱世瘟疫横行,各类疾患层出,对医家来说,反而让他们有了充分的实践机会。汉末连出名医,医家四圣中,有两个都在这一时期。 当代华佗,张仲景之外的董奉,擅养生内调,活到一百一十岁。 但董奉现年才二十一,学医经验不够,还要散养一阵,现在倒是不忙着找了。 曹操见过华佗,遂开始重新处理诸事。 下午,有一封来自袁绍的加急密信,送到他手上。 曹操打开看了看,皱眉把密信放到一旁。貂蝉便拾起来,用一旁的灯盏引燃烧了。 这是密信,看完了便不会留下。 曹操这间书房实际上是军机重地,非真正信任的人,不能出入。 另一侧的文姬,目前也没得到处理这些密函的权限。 袁绍来信,让曹操杀他自己麾下的一个要员,说对方有反叛之心。 而那个人居然是张邈! 袁绍和曹操共同的好友。 其中的内因,袁绍没多解释,但来信的口吻笃定。 曹操看过密信后,沉吟了好一会没说话。 貂蝉便去一旁和蔡文姬共同整理简卷,遂拿来一份礼单给曹操看: “州府下辖各郡县的士族,还有天下其他州郡的一些世家大族,近来陆续有礼物送来给州牧。” “念。” 文姬托着一个小册子,声音清婉: “陈留浚仪县边氏,送玉雕瑞球一对儿,宝珠四颗,名剑一柄,粮三百斛,贺州牧执掌兖州,愿荐下辖宗支庶子,来我州府任职。 黄县刘氏,送粮五百斛,良马二十匹…… 济北于氏送铁器百件,愿荐门下嫡子,在地方任职……” 文姬一边诵读,一边惊讶。感觉整个天下像一张大网,各地州郡,不远千里,来送礼者络绎不绝。 排着队的送礼,表达亲善,甚至有提出和亲的士族,也不在少数。 但送礼归送礼,这些礼物并不容易拿。 大多数士族都是有偿送礼。 送礼后,便要求曹操的回馈,举荐自家子弟入仕,是曹操和这些士族的合作方式。 某种意义上,是一种资源互换。 曹操收了礼,回馈给对方入仕的资格。双方相当于达成了结盟意图,形成一张初步合作,从州牧府到地方的大网。 有助于他掌管各地,但也有被士族联合架空的风险。 “貂蝉,文姬,我写些东西,你们也跟着看看。” 文姬诵读各地送来的礼单时,曹操就在埋首书写。 这时听到招唤,两女莲步轻移,来到他一左一右,只见他执笔写道: “凡兴兵十万,出行千里,日费千金,不得劳作者,七十万家。” 意思是不考虑战略,战术,乃至其他客观因素,打仗的胜败,归根结底,取决于后勤保障。 战争拼的除了兵卒的勇力,指挥者的决策,最主要的是拼消耗。 有钱,有人,有粮,才有发动战争的资本。 这也是为什么楚汉战争后,高祖认为功劳最大的是萧何。 貂蝉和蔡文姬,看见曹操的书写,知道他是在统计打仗消耗,军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