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窗外雨幕渐大。 卞媚的另一个身份青凤,掌握着不少探查消息的人手和渠道。 贾诩转接借用了部分袁氏的谍报资源,负责探查各州郡,朝堂上下的消息较多。 天下间的三教九流,具体到各地的一些民间之事,就是袁氏谍报体系的盲区。 卞媚掌握的探查力量,很好的补充了这方面。 两者合起来,曹操麾下的谍报体系,便有了初步的框架。 卞媚递上来的简卷,写着散布天下的一些奇人异士的消息。 招揽强者,可以增强摸金这一块,也能让手下的攻防力量增加。 简卷上写着数个名字,首位是一个通晓道,墨,阴阳的杂家高手。 “这人名令晋,你对他的描述,是天下有数的宗师级大家?”曹操问。 卞媚:“没错,令晋此人修行深厚,绰号鬼王。 但他有个缺点……就是过于好名望,希望能攀附强权,素有为官的志向。 但他出身不好,没有进阶之梯。州牧若愿招纳他,他必欣然接受,奋力效命。” “此人的能力毋庸置疑,是最理想的人手。我已先让人去接触令晋。 人怎么样,州牧一看便知。” 曹操把简卷放一旁,“还探到哪些事情?” “州牧因为击溃青州军,名动南北。有几家士族,名望比不得杨氏,袁氏,但也是地方大族。 他们有和州牧增强联系的意愿。 有几家很快就会遣人来问,看有没有机会和州牧联姻。”卞媚娓娓道。 与看重的人或势力联姻,是血亲之外,最牢靠的结盟方式。 存在时间稍长的士族,都很擅长这个。 曹操成为兖州牧,顿时一跃成为香饽饽,各方都有接触他的心思。 其实曹操内心对士族有很深的成见。 但他不得不选择和士族加深合作,从中筛选人才。 资源都握在士族手中,不用他们,几乎找不到可用之人。 此时,曹操忽问道:“你探查天下消息,可知一个叫史子眇的道人?” “还有,当年的张角是道门出身。他的修行最初是哪来的,传他一身法术的是谁?” 卞媚愣了愣,沉吟着说,“史子眇我不知,但张角……我倒是知道一条秘讯。 当年为他授法的人,叫太平尊,有道圣之称。” 曹操点头:“你全力帮我搜集张角和太平尊相关的所有事。” 卞媚应了,旋即提出一个建议道: “州牧求才之心若渴,这两月,让我探查的,多是四处寻觅有才学的人。” “州牧既如此爱才,何不趁此名动天下时,广发求才令,以招良才。” “有才学之人,虽然大部分掌握在士族手里,但也有些人是真正能做事,又想在乱世有作为,却没有进阶机会的人。 凭州牧的身份,若能发布求才令,天下求才,不仅可以进一步提升自身声望,也能吸引大量贤才来投。” 曹操不由得生出赞叹之意。 卞媚有这种见解,出人意料。 这也是他心中所想。 曹操一生当中,曾多次在全国范围,发布求才令,提出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 他本也想发布求才令,先在兖州境内张榜。 曹操记得,曹营有几位良将,本身就是兖州人,这时还未崭露头角,出身很低,是曹操从底层发掘,培养的嫡系。 正是该招揽他们的时候。 曹操看向窗外,说:“今年的年景还算好,风雨都不大,没有诱发灾荒。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