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彼端的长安,新建的尚书台,袁隗念头闪烁: “曹操的力量增长太快,我袁氏的人会被他甩开,要压一压他……黑山贼不行就换一批人,破坏冲击陈留……” 袁隗又写了一封密信,缠成细小的纸卷。 会有人将这一小条纸卷,与麻绳编绕在一起,用来成为串联简片,制作简书的线绳,表面看不出半点痕迹。 而宫里每日出入的官吏,因为要处理朝政,带出,带入宫禁的简卷很常见,数量也多。 谁能想到串联简片的一根细绳,会把消息传出去? 这种方法,是死去的袁基设计的,从没被人发现过。 袁隗写下的密信,将再次送给兖州刺史刘岱。 袁隗想到一个方法,破坏曹操在陈留的发展,劝说刘岱来实施。 消息很快传了出去。 ———— 徐焕在离开芒砀山的次日下午,回到陈留,带人来太守府,汇报入墓的情况。 他带着李飞熊、胡玉,还有一个墨工叫李绶,一个阴阳家吴湘。 几人算是当世盗墓五巨头,各有手段。 听说曹太守准备设立发丘中郎将的职务,专管他们这些摸金的。 徐焕就琢磨着自己该争一争,不敢求中郎将的职务。 若是能当个校尉,那可真是光宗耀祖。 算是挖坟挖到了出人头地。 他们刚从墓里回来,这次见曹操,检查的越发严厉。 府内过了四道关卡。 带的东西都逐一查探过,才见到相当于盗墓办主任的贾诩。 还离着很远的距离,贾诩就制止了他们靠近: “站那别动,刚从墓里出来一天,不要再往前走了。” 有随侍上前,以一枚白玉雕琢的铜钱,压在几人眉心处,反复查验。 见玉钱始终没什么反应,贾诩才略微松了口气。 但依然谨慎。 他自己在前边七八丈的距离前行,先进了曹操的书房。 徐焕等人在门口就被拦住,对着书房里的曹操遥遥施礼,把墓里得到的东西拿出来,交上去。 器物经过严格检查,没有安全隐患。 一面铜镜,还有包着铜镜的绢布。 两件东西都放在一个玉质的方正匣子里。 “我们遵照太守吩咐,一路进去,没敢碰墓中的任何器物。前边都很顺利,那墓里大的离奇,像一座城池。” “我们事后回忆,唯一可能出问题的是连玉匣一起拿回来,没有单取其中的古镜。” 存放镜子的玉匣,放在最后一间主墓室外的正门上方。 匣子是打开的,镜子朝上,内铺包裹镜子的绢布。 我们能透过开启的墓室正门,看见一口棺椁。” 徐焕喘了口气。 李飞熊在一边道:“小的想补充一下。” 曹操低头查看取回来的镜子,“说。” 李飞熊忙道:“棺材是铜的,青铜棺。” 胡玉说:“我也想补充。” “最里边的墓室是殷商时期的葬式,不是常规模样的棺椁,是一件祭器。更像一口鼎,我觉得是玉质,不是青铜。” 李飞熊想和胡玉争论,但曹操,贾诩都在书房里,没敢放肆,把想说的话硬憋了回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