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荀彧:“抓到这些人,没审出太多东西,董卓可以轻易推脱。” “入城的郭汜,不知所踪。董卓比我们预料的要难对付,布置缜密。” 曹操心忖董卓要没两下子,凭什么祸乱朝野,执掌朝政达两三年之久。 就是因为董卓,各路诸侯才一起进入造反状态。 太傅袁槐不知有什么依仗,敢对董卓如此信任,觉得能控制他听命。 ———— “子师,你说董卓对我隐瞒了兵马数量,想谋乱洛阳?” 太傅袁隗的府邸。 他看向对面的王允,失笑道:“你是猜测,还是有证据?等到现在,就为了跟我说这些?” 王允皱眉:“不论是不是猜测,都不能毫无防备,万一生变,后果谁能承担。” 袁隗:“若无把握,我岂会同意董卓来洛阳?” “我如今不是官身,无法去宫里寻你,白天的时候让人去找了你多次,你只说让我安心在府上等待。” 王允问:“你到底为什么信任董卓?” “不是信任,而是我知道他没问题,你尽可放心。”袁隗说。 天色全黑,劝说无果的王允离开了太傅府。 他出府后,长长的叹了口气。 翌日。 曹操清晨起床。 上午去宫里见太后,出宫的时候遇到了卢植。 卢植也对洛阳的形势,充满担忧。 正因如此,他对曹操救回少帝刘辩,额外看重,对曹操态度亲善。 俩人就当下的形势,交流过意见才分开。 曹操仍去城外练兵,卢植与其分开后,被何太后召见,来到永乐宫。 “臣卢植,见过太后!” 何太后笑道:“尚书何必多礼,请尚书过来,是有事想听听你的意见。” “如今洛阳有禁军,西园军,而西园军的军权缺乏统属。两日前,曹操救回帝子,本属意让他接掌西园军,但太傅说不妨再考量考量。 卢尚书怎么看?” 卢植沉吟了一下,“臣与太后意见相同,曹孟德宫变那晚孤身入宫,反应之快,之勇武决断,足见其才,可为良臣,亦可为良将。朝中少有人及,堪为当世之杰。” 何太后有些意外。 她还没见卢植这么夸赞过一个人。 “再加上他救回陛下的大功,理当厚赐,西园军的军权统领者,臣选曹操!”卢植说。 何太后长吁了口气,她目前最信卢植。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