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腊月十八日,俺答部落特使巴吉被杀的第四日。 锦衣卫的调查陷入停滞状态。 经查,俺答部落使团内部非常团结,从未有过矛盾发生,巴吉脾气很好,使团人员在他被害后,皆非常伤心。 琉球使团与暹罗使团都称与俺答部落没有任何交集,因巴吉入南会同馆较晚,他们根本就没有见过巴吉。 南会同馆的二百多名馆员(护卫、杂工、侍女、厨师等),经过调查问询,也未曾发现任何异常情况。 至于凶器为何物,仍未有任何发现。 小万历听罢汇报后非常气愤。 在与张居正沟通后,责令锦衣卫与三法司、顺天府,务必要在腊月二十五日之前调查出结果,不然将对负责此案的主官严惩。 之所以定在腊月二十五日之前。 乃是因自二十五日始,常朝、日讲都会停止,京师各个衙门也都不再点卯。 若再往后延迟,将会极大影响新年氛围,甚至在元日朝会上令朝廷丢脸蒙羞。 北镇抚司镇抚使曹威急得几乎快要发疯,但仍毫无头绪,这类动机难寻、无嫌疑人指向的案件非常难以侦破。 与此同时。 在内阁阁臣申时行的要求下,六部与翰林院、鸿胪寺、太常寺、光禄寺等衙门各派代表参与其中,以保障此案无论涉及哪个衙门,都能随时协作处理突发事件。 此举,也意在令各衙门明白,当下朝廷对百官的要求是:涉及朝廷公务,无论做何事,都必须互帮互助,拧成一股绳。 入夜时分。 沈念吃罢晚饭后来到北镇抚司,作为户部代表来值班。 其实,户部派遣个郎中或主事就行。 但户部年底依旧忙碌,沈念年轻力壮,总不能让那群四五十岁,本就忙了一日的户部官再来熬夜。 他们根本吃不消。 另外,沈念自己也不知为何,对此案颇感兴趣。 此刻,在北镇抚司的一座大厅内,擅长刑名断案的一众官员胥吏皆聚于此。 厅堂中放置着一摞摞供词,而不远处放置着一口棺材,里面躺着的正是巴吉。 对刑名官吏而言,与尸体共处一室,那是常有的事情。 根本不影响吃喝。 北镇抚司镇抚使曹威与三法司的主官坐在最里面,认真翻阅着下面官员呈递上来的调查结果,时而沉默不语,时而激烈讨论。 沈念靠在外围的椅子上,认真聆听着他们的讨论。 大家也并不是什么都没有查到。 首先,从伤口可以看出,刺死巴吉的武器不是弓弩,因为劲头没有那么大,更像是一种类似簪子的利器,且要比簪子长一些。 其次,凶手下手稳准狠,一击便刺中了心脏,并且没有继续刺,说明凶手大概率是个杀过人的人。 此外,锦衣卫通过对南会同馆内外墙头地面的观察,几乎判定杀人者是南会同馆内的人,至今仍未离开,因为凶手要出去,只能翻墙,必然会留下蛛丝马迹。 …… 近子时。 曹威与三法司主官的讨论声突然变大了起来。 “巴吉首次来朝贡,在京师并无敌人,琉球使团、暹罗使团与巴吉不相识,且与北边的俺答部落无竞争关系,他们不可能动手,当下有杀人动机的,我只能想到土蛮部!” “巴吉此次还打算与我朝商量剿灭土蛮部之事,土蛮部定然是最想杀他的,我怀疑,在南会同馆的馆员中一定有土蛮部落的奸细!”曹威说道。 “我觉得有可能,但这不是唯一可能,我们不能排除俺答部落内部人作乱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琉球使团、暹罗使团的人因某些原因行凶,当下,还是要再搜一遍南会同馆,只要找到凶器,就能找到凶手!”刑部尚书严清说道。 “但南会同馆都翻三遍了,一无所获,还要再翻吗?”不远处,顶着两个黑眼圈的锦衣卫千户吕海说道。 “翻!继续翻!”曹威说道。 吕海无奈,当即快步朝着外面走去。 此刻,不远处的沈念明显感觉到曹威与三法司主官的暴躁与无奈,但当下的他也无能为力。 破案,这些人才是专业的。 …… 快到三更天时,大家或靠在椅子上,或躺在地上、或斜躺在软榻上,都累得睡了过去。 沈念将两张椅子并在一起,身上盖了个毛毯,也迷迷糊糊地睡了过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