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九月二十八日,入夜。 吕调阳与马自强在京师的最后一日。 沈念带着两本珍藏已久的宋版书籍,率先来到吕调阳的宅邸。 明日一早,百官都会去送行,但沈念与二人关系皆不一般,故而来看望他们一番。 每人赠送两本宋版书籍。 吕调阳听沈念来访,直接命人将沈念带到了他的书房。 “学生参见恩师!”沈念重重拱手。 吕调阳乃是沈念任庶吉士时的总教习,二人有师徒之谊。 褪去官袍的吕调阳显得和蔼许多。 他一把抓住沈念的手,未曾说话,然眼泪先流。 “子珩,老夫这辈子做的最难堪的一件事情,就是对你评价有误,你是老夫这辈子见过的最好学生,老夫惭愧啊!” 当年,吕调阳那句“沈念入翰林,其父之功,半也”,令沈念背着“沈半士”之名,差点儿没有在翰林院待不下去。 “恩师,都过去了,都过去了!”沈念安慰道。 “来,来,来,咱们小酌一杯!”吕调阳热情地招呼道,他对沈念是发自内心的感激,对他比对自己的亲儿子都要亲。 随即,二人便开始闲聊起来。 约半个时辰后,沈念站起身来。 吕调阳拉着沈念的手,最后交待道:“子珩,高处不胜寒,你锋芒外露,树敌无数,以后很有可能被一些官员针对,你记住老夫一句话:大明只有一个柄国权臣张太岳,你不能成为第二个张太岳,待陛下亲政,你要隐藏锋芒,向皇权彻底低头,方能自保,方能善终。” “学生受教了!” 沈念知晓吕调阳是为了他好。 但以后他的仕途如何发展,他还是遵从本心,将天下百姓放在第一位,不然他就白白重活一世了。 …… 随后,沈念又来到了马自强的府邸。 相对于吕调阳,沈念与马自强的关系更好,在入翰林院之后,马自强一直都是他最有力的靠山。 当下,马自强身体有疾,不能喝酒,便与沈念在茶室喝茶。 二人相聊甚欢。 最后,马自强忍不住还是拿出一瓶酒,与沈念共饮起来。 二人喝罢一瓶酒后,马自强的告诫之语几乎与吕调阳相似。 他们都是从嘉靖朝走过来的,非常明白皇权与臣权的争夺,一旦小万历亲政,朝堂可能就会变成另外一副局面。 外加自古以来的新政改革之臣,难有善终者。即使善终,也是名声被污,无人为其申辩。 故而,他劝诫沈念要早作准备,免得最后落个悲惨的下场。 “学生明白!”沈念频频点头。 接下来,沈念便算进入了朝堂高层,日后做事,自然是要走一步而思三步。 二人畅聊到深夜,沈念方才离去。 …… 翌日,五更天,崇文门外。 冯保代表小万历,张居正率领文武百官齐送吕调阳与马自强。 这就是阁臣的排面。 即使他们致仕,地方官员见到他们也要躬身拱手,尊敬地喊一声:阁老! 众人寒暄数句后,吕调阳与马自强便踏上了返乡之路。 很多年龄五十岁以上的官员都非常羡慕二人。 此乃荣退。 青史留名,已是必然。 返乡之后,吃喝不愁,有体力者,再纳两个小妾,无体力者,发展一些其他爱好,吃喝玩乐,安享晚年,甚是快哉! …… 九月最后一日,张居正的母亲赵氏被接到了京师。 小万历与两宫太后都分别对其进行厚赏,并命太医为其诊脉,且开具了一些养补身体的方子。 他们都希望赵氏能够长命百岁,以此来保障大明朝堂不再有乱象发生。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