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他们没想到竟可以不设新首辅。 如此。 意味着待张居正丁忧归来,将能直接坐在首辅的位置上,并且在他丁忧期间,仍能以书信的方式对朝堂之事发号施令,遥控指挥。 当然,也有一些官员则是面露兴奋。 票拟检详官,虽没有阁臣之权,但却能过一过票拟的瘾,往昔都是执行人,而今便有可能成为决策(建议)者,且将有更大的概率入阁。 虽然只是个差遣,没有俸禄,没有职阶,但官员们都想成为票拟检详官。 “众卿,当下之策,可有异议?” 反对的官员们,脸色都如同便秘了一般,根本无言以对。 换一个新首辅,其作用价值远远小于这样一个拥有多位“政事侍从官”的票拟司。 他们根本找不到反对的理由,再以私德攻击张居正,称为其保留首辅之位不合礼制,只会得到小万历的一顿臭骂。 没准儿还会得到一顿足以致命的廷杖! 片刻后。 吕调阳大步走出,高声道:“陛下,臣无异议!” 顿时,殿内的文武百官纷纷拱手,高呼:“臣无异议!” 小万历满意地点了点头,这是他理想中的最好结局。 “昨日,朕与三位阁老已拟定出了适合担任票拟检详官的人选,共计十八人,待念过名字后,众卿若有异议,可立即提出,若当下不提,退朝后不可私下议论,亦不可呈递奏疏反对!” 小万历想将票拟检详官的人选,在常朝之上就定死了,免得退朝之后,再有官员不断嚼舌头。 当然。 若有官员在任票拟检详官时触犯法令或不适合担任票拟检详官,小万历自会重新拟定人选替换。 很快。 冯保拿出一份文书,开始念诵担任票拟检详官的名单。 这一刻。 许多官员都甚是激动,心情如同当年会试放榜一般。 “翰林院掌院事、侍读学士申时行,国子监祭酒王锡爵,詹事府掌府事、礼部左侍郎汪镗,工部左侍郎杨成,户部左侍郎李幼滋,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傅希挚,大理寺右少卿张岳,翰林院侍读陈经邦,翰林侍讲沈念,翰林修撰赵志牟、王家屏,吏科给事中王道成……” 这十八人。 有年逾半百者,也有沈念这般不到而立之年者,有正三品的要员,也有正七品的言官。 其中,翰林院人数最多。 毕竟。 翰林官本就是文学侍从,朝堂储相,在处理公务事务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众卿,可有异议?”小万历高声问道,环顾四周。 与此同时。 吕调阳、马自强、殷正茂三大阁臣都挺起了胸膛。 这十八人是他们熬大夜,费尽力气挑选出来的,若有人质疑,三人定然要与对方好好辩一辩。 “陛下,臣无异议!”这次,马自强率先站出来说道。 马自强的声音刚落,官员们便全都躬身拱手,高呼道:“臣无异议!” 小万历的脸上露出一抹笑容,然后看向冯保。 “退朝!”冯保高声道。 顿时,小万历与李太后先行离去,而后百官也都有秩序地散去。 …… 近黄昏。 张居正脱去孝服,穿上官服来到了文华殿。 他要向小万历告别。 文华殿内。 小万历见到不过才数日未见的张居正竟两鬓花白,不由得眼眶泛红,从御座走了下来。 “先生!” 张居正正要跪拜,却被小万历扶了起来。 “先生无须跪,先生节哀,待先生处理完丧事,朕……朕很快就会令先生回朝!” 听到此话,张居正心中甚暖。 “谢陛下隆恩!”张居正的眼眶也湿润了起来。 双方嘘寒问暖过后,张居正转入了他来文华殿的正题。 “陛下,当下吕阁老优柔寡断,马阁老稳妥有余,但缺乏魄力,殷阁老过于激进,然血性过重。若朝中有大事发生,陛下难以抉择之时,可多听沈侍讲的想法……” “朕谨遵元辅教诲!”小万历认真地说道。 片刻后,张居正迅速离开了文华殿。 小万历的心中甚是失落。 他曾讨厌张居正的严苛,但二人相伴多年,朝夕相处,感情非同寻常。 往昔,二人几乎是日日相见。 而今突然要分别很长时间,小万历心中还是有些不舍。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