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刚开始,众官员还有些放不开。 但有了户部尚书殷正茂与左都御史陈瓒两个敢于直言的官员打样儿后,官员们便围绕各自的衙门之事畅所欲言起来。 有的道委屈,有的言琐碎,有的道衙门与衙门之间的矛盾,有的道彼此间的一些误解…… 今日所言,都会在今日闭门会议上解决,不能完全解决的,内阁也会给出一个答复,且不找后账。 …… 转眼间,便到了黄昏。 文华殿依旧是人声鼎沸,大概率是要讨论到晚上了。 与此同时。 宦官二十四衙门的管事也都集聚在司礼监召开内会。 冯保拿着科举舞弊之事举例,告诫所有宦官,不得做任何损污皇权之事。 当下,内廷虽有势,但全依靠皇权,一旦悖于皇意,他们的下场将会非常凄惨。 冯保非常清楚,宦官们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 而此刻。 在山西承宣布政使司、平阳府府衙,一场盛大的宴席正在筹备中。 宴席主办者。 乃是正四品的平阳府知府高凌岳与从五品的蒲州知州张奎。 二人邀请的是来到平阳府已近两个月的都察院右佥事海瑞与吏科给事中姚斌。 平阳府,下辖六州(下辖16县)十二县。 其中的蒲州,便是王崇古家族与张四维家族的大本营。 海瑞抵达山西后,便直奔蒲州,然后居住在了驿馆。 海瑞巡视山西与其它御史截然不同。 他基本不去地方衙门。 最开始的半个月,都在乡下待着,有情况需要向地方衙门了解,便让锦衣卫递过去一个纸条,索要相关公文。 蒲州知州张奎想要拜访他,都要跑到乡下。 之后。 海瑞便开始频繁地寻蒲州各个衙门的官员胥吏单独问话。 商贸、水利、盐政、田税、教育等,无所不问。 每个人的口供都能写上十余页纸。 不到一个月,海瑞的住处便放置了八大竹筐的口供。 这让平阳府知府高凌岳与蒲州知州张奎都有些慌。 因锦衣卫的存在。 二人根本不知道海瑞到底在查什么。 在海瑞到来前,张四维与王崇古都交待过:无惧查,视情况交出几只替罪羊即可。 张家与王家都是靠盐业发家,有官商勾结之情况乃是必然,不查出问题才有古怪,故而两大家族早已经准备好了对策。 平阳府府衙,后厅。 蒲州知州张奎,一个约四十岁、身材修长偏瘦的中年,望着后面正在排练的戏子。 “高知府,咱们此番准备的宴席与戏班恐怕都不合仪制吧,万一被海佥院弹劾,会不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