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谢陛下夸赞,臣距离元辅还差得远!”沈念厚脸说道,就当作小万历是在夸赞他。 小万历面带无奈,看向奏疏。 “天下的士绅商人,穷奢极侈、挥金如土,吃喝用度,皆僭越礼制,莫以为朕不知晓,还有南京那群官员,日日官宴、家宴、在名刹园林中饮酒聚会、谈禅说玄,莫以为朕不知晓?先帝也常将躬行俭约挂在嘴边,但何曾俭约过……” 听到此话,沈念迅速走出,道:“陛下,不可乱言!” “朕不说了,不说了!”小万历再次低头批阅奏疏。 冯保与沈念二人在时,他特别喜欢发牢骚。 他知晓冯保会为他保密,知晓沈念不会将这种无来由的废话记录在起居注上。 此刻,在小万历眼里。 所谓的“为帝者,应躬行俭约”只是一种做给别人看的面子活儿。 为维持皇家体面,为彰显皇家气质,根本不可能勤俭度日。 沈念对小万历说出此话并不感到奇怪。 虽然小万历不出宫,但是从一众锦衣卫的口中,从冯保的口中,从一堆闲书中,怎能不知当下的士绅巨商都崇尚豪奢! 当世之风,豪奢者众,崇尚俭约者寡。 一些商人的家宴,都是金杯银碗,上百道菜肴,堪比皇家宴席。 小万历心中不满的是,天下人都在讲以俭约为荣,但只有他是被逼着俭约。 他甚至以为,这是对皇权的一种侵犯,唯有他亲政后,才能依照自己的想法花钱。 冯保见小万历有些不悦,当即在其旁边耳语了几句。 小万历听完后,瞬间就露出了笑脸,望了一眼身上的龙袍,笑着道:“朕还是喜欢这个俭约之名的。” 说罢,小万历将工部奏疏上的“知道了”划去,改成:如拟。 随即,小万历望向沈念。 “沈编修,今日的起居注,朕预计你要多写几句了!” 说罢,小万历还将下巴一抬,甚是得意。 他唯有在冯保和沈念面前,才会毫无顾忌地展现出这种少年心性。 沈念听得一头雾水。 日讲即将结束,他已经准备好,今日的起居注就写一句:上御文华殿讲读。 片刻后。 文华殿正殿,日讲继续。 就在快要结束时,小万历突然站起身来,撩起身上的龙袍,问道:“元辅,此袍为何色?” “青色!”张居正回答道。 皇帝常服,多为青色或黑色或紫色的龙袍,上缀绿色滚边。 小万历微微摇头。 “不是青色,而是紫色,是朕穿的太久,导致衣服褪色,变成了青色。” 听到此话。 沈念顿时明白,小万历为何认为沈念需要在起居注上多写几句了。 他在求夸,等张居正夸他,谋得一个帝王俭约的好名声。 张居正听到此话后,先是打量了一番龙袍,然后一脸认真地回答道:“既然此色易渝(褪色),陛下就应少做几件。” “当年,世宗皇帝穿衣,从不崇华奢,每穿一袍,直到破旧才会更换。而先帝则是总换新袍。臣希望,陛下一定要以世宗皇帝为榜样,陛下节约一件衣服,民间便有几十名百姓有衣服穿,陛下要轻易丢弃一件衣服,便有几十名百姓会挨冻……” 张居正面色严肃,向小万历诉说了一番帝王应俭约的大道理。 这一刻,小万历的脸都快要黑了。 一旁的冯保也是一脸无奈,此计策乃是他出的。 他本以为张居正会夸赞皇帝俭约,哪曾想换来的是一大段的训斥。 不远处。 沈念差点儿没有笑出声来,依照张居正的性子,怎会因小万历衣服褪色就夸赞他。 这一刻,沈念的脑海里突然冒出一句话:四季常服,不过八套。 其实嘉靖皇帝不算节俭。 他虽然穿衣不讲究,但宫中侍候他的人达数万人,外加在外修建宫殿,花的钱并不少。 但张居正对嘉靖皇帝甚是推崇,总是以其为范例训斥小万历。 小万历听完后,无奈而又恭敬地回复道:“元辅说得对,朕知晓了!” 当日黄昏,翰林院编修厅内。 沈念拿着起居注册,一边笑,一边在上面写道:上御文华殿讲读。上举御袍以示辅臣居正等,曰:此袍何色?居正对曰:青邪?”上曰:紫也,服久而渝,遂疑于青耳……(见图)。 …… 八月十五,中秋佳节,然而官员无假日。 近黄昏。 放衙后,沈念从翰林院出,刚走到东长安街上,便听到一阵又一阵的喧闹声。 喧闹者,全是今日参加乡试的生员。 今日乃是乡试的最后一日,考完后,无数人都会通过各种方式释放自己的压力。 家中有钱且笃定自己必会高中者,大多会摆上一桌宴席,召集一众亲朋好友,大吃大喝一顿。 有人会前往花柳胡同,听曲寻欢;有人会将养鸟逗虫、泛湖钓鱼的爱好重新捡起来。 还有人会撰写自己的政事主张、治国之论,谋得一个参加重阳百家议政的机会。 当然,也有贫穷者。 考完后,第二天就去当了代书先生或算卦先生。 所谓穷秀才、富举人,就是乡试这道坎。 只要能成为举人,便立马有商人过来出谋划策,如何买田放债,如何合法合规赚大钱。 甚至还有一些商人会免费资助举人,待其有了官职后,便可去其任所,依靠他的权势,再将钱赚回来。 近几日,注定是这群生员的狂欢日。 压抑了太久的他们,定然会游走于京师的各种茶馆酒楼、烟花柳巷,甚至留下一篇篇关于才子佳人的诗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