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他觉得沈念越来越像年轻时的自己,且还多了一股冲劲。 …… 帘幕后。 李太后眉头微皱,先是看了张居正一眼,又望了沈念一眼。 昨日小万历劝诫她到深夜,她被迫答应,却仍是不喜。 她觉得,此事本应由内阁六部完全承担,最后还是皇帝为所有人遮风挡雨,成为了此国丑最大的承担者。 罪魁祸首,就是张居正与沈念。 日后,若不能有大功绩弥补小万历身上的这个污点,她绝对要重惩二人。 此外,她对一百万两赈灾银全由内廷支出,非常不满。 她若知晓此事,绝对不可能同意。 顿时,李太后瞪了不远处的冯保一眼。 冯保先是一愣,然后瞬间明白了李太后为何瞪他。 他也很委屈。 当小万历劝说李太后时,他就觉得承诺拿出六十万两给多了。 他更没想到,小万历看过辽东灾民后,直接许诺内阁拿出一百万两。 他也被蒙在鼓里。 但皇帝在常朝上的话语,谁能更改! …… 午后。 常朝之事从朝臣嘴里传到各个衙门的官员胥吏耳中,然后迅速蔓延到了民间街头。 一些落榜读书人听到当朝竟发生了“75万两赈灾银,灾用不足8万两”的丑闻后,怒发冲冠,义愤填膺。 当即就要准备聚众言政,从多个角度抨击朝廷。 然当他们听到朝廷的解决办法后,都傻眼了。 朝廷如此自惩,根本无处可喷,最后只能道一句:辽东那群贪官污吏,真是该死! 京师百姓听到朝廷的自惩之举后,也都颇为惊讶。 这完全不符合他们对朝廷的认知,但却符合他们对理想朝廷的期待。 城郊的辽东灾民知晓朝廷对辽东灾异的处理结果后,皆是奔走相告,甚是欢喜。 有灾民甚至朝着皇宫方向使劲磕头,高呼:皇帝圣明! 态度非常虔诚。 因为他们唯一的靠山,就是经常欺负他们的朝廷。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