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然他知一旦成亲,李太后在晚上就不会出现在他面前,故而兴奋。 …… 这一刻。 情绪波动最大的乃是垂帘于后的李太后。 她在本月月初就开始命人准备小万历的束发仪式,另外也已经思索筹备皇帝大婚的事宜,并有了一些打算。 除了采买外。 小万历的寝宫乾清宫一定是要修一修的。 她打算趁着这个喜事,将两宫太后的慈庆宫和慈宁宫也修一修。 这些都需要钱,大量的钱! 户部虽然经常捉襟见肘,但毕竟供给着一国之需。 有进项,流水高。 转移腾挪,就能将钱移出来,把皇帝的大婚办得漂漂亮亮。 李太后清楚。 张居正提倡开源节流,日日都在教小皇帝躬行俭约。 今日此策若不能行。 日后即使换了个听话的户部尚书,内阁也会以此事为由头,减少皇室支用。 皇帝大婚娶皇后,一辈子可能就一次,绝不能凑合。 …… 这一刻。 冯保一脸郁闷,没想到还有这一茬。 但对内廷而言,皇帝大婚高于一切,不能因此事出了疏漏,让皇帝大婚成为民间百姓讨论的笑料。 …… 这一刻。 官员们也都想明白了,暗骂殷正茂是个老狐狸。 真是人老奸,马老滑。 太贼了! 此主意绝不是一个正直耿介的官员能想出来的。 他刚才说那么多废话,就是为了引出皇帝大婚,需要各衙门联合帮扶,尤其不能没有户部。 张四维气得嘴唇微微发颤。 “他……他哪来的胆子,竟然用皇帝的大婚威胁?” 一旁的张居正轻捋胡须,虽没什么表情,但心里却乐开了花。 他觉得,殷正茂将尺度把握得恰到好处。 他的初心,是为了朝政,是为了天下百姓,这一点儿,谁也无法抨击。 内库、工部、户部若真能互相帮扶,虽达不到在财物上不分彼此,但只要内库大方一些,新政压力就会减少许多。 各边军费、修河开海、赈济灾民的压力都会减轻许多。 …… 这一刻。 殷正茂挺着胸膛,感觉自己在发光,他上任不过数日,便将摘掉户部贫困的帽子。 他知晓,内库、工部不会完全与他互通有无。 但日后,钱肯定是好要了。 若让前任王国光知晓户部尚书还能这样做,没准儿他又想回来了。 殷正茂还想到,即使这个计策只能施行两年,待皇帝大婚后,内库又高高在上了,他也觉得没问题。 再过两年,他都六十六岁了,若无法入阁,他就考虑致仕了。 …… “咳咳……” 李太后轻咳,然后在小万历看向她时,微微点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