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试问,当下有几名年轻官员敢如此做!若如此做被处笞刑便被认作私德有瑕,必然会使得行贿者更加猖狂,令受贿者为免遭诬陷,更加不敢言!” “杨主事这番话,看似公正,实则迂腐不堪,朝廷新政之下,理应依照情理而行,而非站在道德至高点上,穷究腐典!” …… 刘克正说完后,不由得长呼一口气。 昨晚。 他预测可能会有官员如此发难,故而准备了这样一番话,且刻苦练习了一番。 王祖嫡、赵永贤、刘楚先三人一脸惊讶。 没想到一向舌头都捋不直的刘克正,今日说起官话竟然如此板正,且辩驳对方的理由,充分而有力度。 “臣附议!”翰林学士马自强大步走出。 “臣附议!”翰林侍读学士申时行大步走出。 “臣附议!”翰林院一众修撰、编修、检讨全都站了出来。 翰林院的官员们相当团结。 就在有官员想要出列弹劾翰林院诸官有结党之嫌时,突然听到前方传来一道洪亮的声音。 “臣附议!”说话者乃是内阁次辅吕调阳。 而后,张四维也拱手道:“臣附议!” 紧接着,六部堂官齐齐拱手,高声道:“臣附议!” 最后,张居正缓缓朝前走了两步,拱手道:“臣附议!” 这……这……这,谁还敢反驳? 顿时。 杨甚成傻眼了,脑袋一低,迅速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此刻,哪个官员再出言反对,那就是嫌自己的仕途太顺利了。 …… 数息后,张居正看向御座上的小皇帝。 “不知陛下可有异议?” 小万历挺起胸膛,笑着说道:“朕无异议,朕甚是欣慰,当朝朝风,当如此也!” 张居正又道:“陛下,内阁能拟此条例,翰林院诸官功不可没,臣为他们请赏!” “准!”小万历说道:“依谏言之功绩,遵照常例,分别赏之,此外,翰林院检讨沈念与刘……刘克正,再加赏银八宝二十两!” 小万历出手很大方。 张居正又道:“陛下,翰林院检讨沈念拒贿打人,颇有太祖年间官员之风,本朝甚缺,臣建议,依照特例,命沈念以翰林检讨之职兼任日讲官!” “准!” 张居正话音刚落,小万历便应了下来。 他最喜的就是沈念讲史,生怕有人反对,而此刻,哪还有人敢乱言。 随后,便退朝了。 …… 翰林院诸官一起朝着翰林院走去,脸上皆笑容灿烂。 尤其是刘克正。 他没想到皇帝能亲自念到他的名字,没想到皇帝专门赏赐了他,没想到内阁阁老、六部堂官对他的话语表示:附议。 这简直就是祖坟冒青烟,才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此事若传到家里,那他绝对立马会成为全族的骄傲。 翰林院诸官都很感谢沈念。 没有沈念根本不会有他们这次人前显圣,向所有人证明:翰林院乃京师第一衙门。 片刻后,检讨厅。 在刘克正的讲述下,沈念知晓了午朝的一切。 在他眼里,《青年官拒贪条例》就如同是一个“新手保护期”的规定。 在这种世风下,确实能够保护一下品德尚可的官员。 他也明白,当下的大明,不适合施行全面反腐。 这次,他又将逆风局变成了胜局。 他较为惊喜的是,自己终于成为经筵日讲官中的一员了,干老本行,他不弱于任何人。 片刻,马自强走了过来。 他看向扶着腰、站在工位上而不敢坐下的的沈念,道:“张首辅要见你,单独召见!” 马自强将最后四个字咬得很重。 一旁的检讨们皆甚是羡慕。 张首辅的同乡刘楚先都没有享受过这种单独召见。 沈念心中道:“自己终于入这位张首辅的眼了!” …… 注:京债,即新任命的外官赴任前在京借的高利贷,用于置办行装等,也指一些官员在为官之前,于京师读书生活时所欠的钱财。 第(3/3)页